阅读新闻
一路同行,共同成长
还记得刚接触管理工作,我的心情总是在纠结中、矛盾中度过。因为不了解,觉得科研是离自己很远的事情。2011年接受校本培训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习惯了埋头做事,与人沟通协作做事不是我的擅长。从一线教学岗位进入管理岗位,离开了熟悉的班主任岗位,心里还有万般不舍。经过几年的校本培训的工作实践,我收获的是:管理是一种责任,我学着做人,学着做事,懂得珍惜;团结合作,在合作中双赢。回想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是零零星星的片段,但就是这些片段,就像是美丽夜空的点点繁星,成为我最美最美的记忆。
支持的力量
在管理工作中最多的还是感动于大家对工作的支持。还记得在开学初的教研组展。板制作过程中,当我把这个任务告诉各位教研组长的时候,每一位教研组长都是询问具体的要求,比如图片搜集的范围、文字表达的要求、排版设计等等方面问题。其实这几位教研组长还都身兼班主任,开学初的班级环境布置、外墙布置可以说是任务紧、时间急,要求高,看着他们忙碌奔波的身影,都不好意思把这个任务再加给他们。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推脱,高质量的完成了展板的设计任务。而我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修改、协助工作。
还记得2014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那个忙碌的整个10月份,每天上完课坐到电脑面前,在武进区资格注册群就会闪出至少几百个消息,经历了几次管理员会议,几次补证、改错、查阅档案,网上录入核查工作,在申报网络关闭的最后关头,网络审核教师信息时我发现我的眼睛已经要看花了,头昏脑涨。每看一次,都会发现有几个小错误。我急忙发了个短信要求教研组长来帮忙。诸玉文老师及时赶到,并带来了低年级办公室的年轻老师朱云,来教导处打印文件的张君老师也加入了审核的队伍,大家就这样一份一份材料审核过去,发现蔡校长的教师资格证书输入的日期是错误的,而这是注册最关键的信息,这时已经网络关闭,最后和进修学校的费校长联系,又请了30分钟的开网修改时间,最后完成了注册任务。
质疑中坚持
提到课题,大家能想起的几个关键词就是头疼、 无用、 做课题研究手册就是复制黏贴的过程。我也曾经被这样的质疑问得哑口无言。在大家的眼中,课题增加了负担,也有的老师说, 教好书就行,不需要研究。而事实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确实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就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方向和主题。在复制粘贴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别人研究的成果,同样的问题已经研究到何种程度,而我的研究要有怎样的创新。接下来的日常教学就是研究过程,把研究过程的情况进行分析 整理,提升,就是研究的成果。我想大家虽然是在抱怨中做完了课题手册,但谁又能说没有一点点的收获呢。从无到有 ,从一个到两个课题,大家定会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研究的快乐。而我要做的是学习,能为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然,现在的课题研究还没有做到开展日常化,资料的收集整理还不是很及时,这些都是我应该反思的。可喜的是,在这方面,一些年轻人积极性行动起来了。在今年的武进区课题申报中,科学组陈老师就认真设计了研究方案。虽然我对科学学科不是很了解,但我在接收到陈老师的课题方案时,还是在网上进行了科学课题方面的学习。我们又聚在一起在进行了方案讨论,对研究目、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因为方案就是图纸,做好这一步,为以后的实施提供了蓝图。我想不仅是科学学科,其他学科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参与进来。
最美身边人
这几年,我发现身边有那么多可爱的人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启发。
还记得开学初参加英语新教材培训工作,在听课前,我打开崭新的听课本,新教材培训是我在新学期的第一次听课记录,而唐老师却已记录15节课了。我好奇地问,怎么拿的去年的本子吗?
唐老师笑眯眯地告诉我:“我在暑假听的啊,江苏牛津教研网上有很多的关于新教材的优秀教学视频呢。”我也知道这个网站,但是我没有时时关注,没有观看过这么多节课的视频,并把他们记录下来。是的啊,在接触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也存在过很多的困惑,也在新旧教材交替的时候出现过理解的困惑,是因为我正好在那个阶段因为当了妈妈而错过了很多的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而唐老师也和我一样,刚刚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有了孩子而没有更多外出的机会。网络培训,突破时空的限制,给任何人以观摩机会。看着唐老师详细的听课记录,我的思绪万千,我们平时也会抱怨不能看到更多名师的课堂,而在网络,我们的学习机会却更多。由此,我也想到了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可以每月可以安排校本网络学习时间,为大家的学习培训,自主学习提供更宽广的渠道。
管理工作其实是集体智慧的思维碰撞,工作中,我促使我学会思考、学会沟通,学会合作。管理工作也是一种服务工作,对我来说是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应更善于创新,勤于学习,为学校、教师、学生的持续发展服务。未来的教育之路,让我们一路同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