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冬日暖阳,共话成长
冬日暖阳,共话成长
丙申年腊月底,常州迎来了今年的最低气温,幸运的是,暖阳与我们作伴。
全体武进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成员集中于湖塘星辰实验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天半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的导师是严华银主任、李岩主任和魏星特级教师,他们三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同一个问题——如何培养有担当、有素养的语文教师,促进乡村教师成长。
一、昂首挺胸话语文
严华银主任从现代教育背景出发,分析了习李新政与中国转型给教师带来的变化与思考,结合了语文教育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构“支持系统”,即厚实“语文”的底子;不断提升对语文的理解;逐渐修炼“语文教育教学”的技艺;提升语文教师“道德”和“人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师的“思维”和“理性”高度;提升语文人的风度,风骨和境界。最后,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理想中的语文教师——凛然有仙风道骨,浩然是精神皈依,让我们要站稳脚跟,做语文的化身。
二、师德为先话教育
李岩主任以几道选择题作为开场白,让我们在做题中思考自己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李老师以他丰富的个人涵养旁征博引了许多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成长,首先,要坚持师德为先,行为要有示范性,意识要有自觉性,影响要有广泛性;其次,要加深专业理解,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和教师观;然后,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要善于反思、交流、读书、写作和研究;最后,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即课堂教学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其中,师德最为重要,是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核心。
三、给予力量话课堂
“朴实”、“真实”、“扎实”,是我对魏星老师的第一印象,他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他这么多年扎实的教育教学工作。魏星老师认为一名教师应该全方位建构课堂,从不同的视角给予学生力量:赋予学生更多的惊奇感,发掘教材中的“伟大事物”,用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粘住”学生;给予儿童更多的自我感、意义感,让语文学习经历“下沉”和“上升”的过程;赋予儿童更多的效能感,不但要关注语言的输入,更要关注语言的输出;给予儿童更多的临场感、存在感,从抽象的学生走向具体的学生,从模糊的学生走向清晰的学生,从书本中的学生走向课堂生态中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儿童力量,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课堂教育智慧,常“洗”课,常“煮”课,做到既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
走出培训基地,成员们各个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中,轻盈的步履轻吟着成长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