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课时)

录入者: 沈晓峰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7-03-24    【字体:

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课时)

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  沈晓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文本理解由有关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4.初步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能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理清思路  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维生素C吗?我们先来谈谈维生素C。(根据回答相机出示:蔬菜水果蕴含维生素C的图片,和维生素C的作用)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维生素C的故事,开启维生素C的发现之旅。(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理解词语。

1.你知道与人体这么重要的维生素C是如何被发现的吗?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思。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做好相应的记号。

(出示问题,读书)

(教师巡视指导,同桌相互说说)

   2.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的词语读得怎么样?

1)出示第一组词语:远航探险  艰苦  海上凶神

 (2)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指名两位同学读好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谁常常带领船员们远航探索?(哥伦布)你能说说哥伦布吗?(指名说)(出示哥伦布的简单介绍)你觉得哥伦布怎么样?(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3)远航探险充满艰苦和危险。“艰”是个生字,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呢?看老师来写这个生字。拿出你的巧手指,一起来书空这个字。(板书、学生书空)。能说说“艰苦”的意思吗?“艰”可以组成哪些新词?(艰辛、艰难、艰巨),说说看远航探险会充满哪些“艰苦”?(说,除了吃的,还会碰到哪些艰苦)(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仅仅是充满艰苦吗?还有什么?“海上凶神”是什么?

4)过渡:刚才同学们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我们还要把课文读成自己的话。现在你能把第一第二自然段读成一句话吗?用自己的一句话来说一说。(你觉得这是故事的哪一部分?)(板书起因)

3.过渡:尽管远航探索充满着艰苦和危险,可是,哥伦布远航探险的脚步没有停止。在这一次远航中,奇迹发生了,也促成了维生素C的伟大发现。我们来读第二组词语。

拖累 胜利返航    又惊又喜

1)正音,读准“累”。

2)指名读通3至6小节。

3)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什么要求哥伦布把他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去?(拖累),想想看如果不这样做,会给船队,会给其他船员带来什么影响?(注意:坏血病不是传染病。)

 4)当再次见到原先那些病重的船员,哥伦布的心情是——“又惊又喜”,哥伦布惊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次奇特的远航经历说一说吗?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经过)

4.这一次奇特的远航探险,这一个奇迹成就了维生素C的重要发现。

1)再读一组词语:起死回生  适量  不治而愈

2)指名读。边读边想一想红色词语的意思。(起死回生   适量 不治而愈)

3)结合这一组词语,你能用自己的话/一句话说一说维生素C最后是如何被发现的吗?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结果)

三、根据词组,梳理文脉。

1. 给课文分段。

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通过阅读把这个故事读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请你快速地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三段)

2. 出示三组词语

你能用一句话再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吗?

我们不仅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事的起因,还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能从第一组词窜和课文的第一段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吗?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词语来概括。(“远航危险”,“怪病降临”“艰苦危险”……)(注意点评,学生老师。你们觉得用得好不好?)

3.相信同学们比老师更有智慧,你能不能选用课文中的词语或用自己的词语来概括这个故事的经过呢?(相机板书)

4.再试着概括这个故事“结果”。

5.结合板书,教师和学生一起概括全文。(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

四、看清字形,指导书写。

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而且要写好字。

1)指名读。

2)仔细观察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出示:艰

      

2.写好“艰”和其他的三个左窄右宽的字。

3.重点写好“累”和“质”

观察、范写、练写、展评、再写

五、总结课文

小小的维生素c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功效,居然能战胜可怕的“海上凶神”。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地去研究课文,感悟其中的道理。

六、作业:

1.认真读通课文。

2.认真写好《习字册》上的。

板书设计:

                艰苦危险    (起因)

维生素c的故事  奇特经历   (经过)

                揭示秘密   (结果)

教学反思:

《维生素C的故事》讲述了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途中,船员们中十几人得了“海上凶神”这种疾病,但是在荒岛上他们却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从而发现了维生素c的存在,同时为人类治愈“坏血病”找到了方法。哥伦布的情感变化是串联整个故事的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教学中紧扣这条线索,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通读全文,找出哥伦布的情感变化。在小组讨论、个人思考、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找到明确的情感变化,通过板书加强印象。接着,分别就每个情感历程进行细读分析,采用多形式朗读加角色转换、结合实践等方式,深入感悟情感,体会矛盾心情和内心的挣扎。比如,当哥伦布在航海不到一半路程看到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相继病倒时“心情十分沉重”。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假如你就是哥伦布,此时,看到十几个船员相继病倒,你会想些什么?有些孩子说:一定得去看医生,可是,这是在海上,到哪里去看医生呢?有些孩子说:继续带着这些病重的船员,会不会把病传染给其他船员呢?如何处置这些船员呢?等等,这些疑问,足以能够说明哥伦布心情沉重的原因了,不需要分析得特别透彻,你一句我一言的交流,就是学生理解的最好证明。交流到后面,当哥伦布看到他的那些船员劫后余生时的“又惊又喜”。我让学生们进行想象说话,并进行了表演。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得情真意切,将哥伦布的惊喜心情表达了出来。

教学语文,以一个点或者一条线展开,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让整堂课变得紧凑,更能抓住学生的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