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 沈晓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埃及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从课文语言文字材料中领会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3.激发探索欲望,能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去感受金字塔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准备:
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此时,埃及的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现在,让我们带着已有的感觉走近金字塔,更加明晰地了解金字塔,领略金字塔的魅力。
二、 讲读第一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边看边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从这一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读出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对金字塔的感觉。
3.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三、 讲读第二段
1.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从该自然段中你又了解到了什么呢?
2.师叙述:古老的金字塔穿越历史的长河向我们娓娓走来,它仿佛在述说着自己悠久的历史。你认为这一自然段应该怎样朗读?(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三段
1.在当今现存的七十几座金字塔中,作者着重介绍了哪座金字塔?为什么选取胡夫金字塔来作重点介绍?(指名回答)(板书:举例子)好处:典型具体。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建筑的哪些特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板书:外观宏伟 结构精巧 工程浩繁)
3.在朗读中你发现这段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哪一种说明方法用得最多)(列数字)请大家把它们圈画出来。请把单位一起画进去。教师举例引导:146米多,2.5吨,差不多要走1千米。
沈老师相信这里的一些数字会深深地打动您,能结合具体的数字来说一说你的感受吗?你对这些数字有感觉吗?运用列数字来说明,你觉得有什么好处?通过数字来说明的方法称为列数字。(清晰准确)通过数据的说明你感受到了什么?
其实作者在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同时还综合运用了其他的说明方法。你能够找出来吗?
4.除了列数字,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找出有关的句子说一说。你从作者的作的比较中感受到什么?你觉得作比较有什么好处?(形象生动)
5.其实很多是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介绍的,通过说明胡夫金字塔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板书)
6.这里还有两句列数字的句子,(出示,指名读)从这些数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奴隶们的辛酸?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金字塔上的每一块石头都饱含着奴隶们的辛酸和血泪,也让我们心情沉重。(板书:工程浩繁)
过渡:这里的每一个数字,每一句话都在述说着胡夫金字塔的辉煌。带着你的感情去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你对金字塔的感觉。(有感情朗读)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受到胡夫金字塔是一座辉煌的建筑物?(读出你的感受)
7.凝望着这座辉煌的建筑,聆听着关于它的介绍,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四、 品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1、根据学生的回答引述:是啊,看到眼前这宏伟、精巧的古代建筑,人们不禁要问,在四千七百多年前,工具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他们是怎样建造金字塔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是怎样为我们解释的。
读4——5节,想一想,课文中古埃及人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分别解决什么问题?是按什么顺序来说的?(小组学习)
(分别读出有关句段,加深印象。)
3、很多我们目前都觉得很难解决的问题,古埃及人运用聪明的才智,很巧妙地解决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4、谁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古埃及人是怎样修建金字塔的?(板书:智慧的结晶)
5、 对于课文中的这种解释,你们都完全信服吗?为什么?
6、“据说”,什么意思?想一想为什么是“据说”?
关于金字塔的修建,你还知道有哪些说法?
交流、讨论、质疑
7、小结:正如同学们所了解的那样,金字塔给现今的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古往今来,科学家们对金字塔的修建作出了种种猜想,课文中所述正是其中的一种。然而,却没有一种解释能真正说服人。然而,无论我们怎样无法理解,金字塔毕竟修建起来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巍然矗立在尼罗河畔。如果说,第一次看到金字塔,你只是被他宏伟的气势震撼,那么当你读完这篇课文,对金字塔有了这些了解之后,再次看到眼前的金字塔,你又会有哪些感慨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
8、通过刚才的学习,此时此刻,你想对金字塔说些什么呢?
9、小结:是啊!金字塔不仅仅是一座座宏伟、辉煌的建筑物,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把这种感受化成我们的心声表达出来吧!(齐读第六小节)
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去了解了“金字塔”,一起感受了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气势,一起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但我希望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因为金字塔博大精深,一个个未解之迷等待我们去开启。此时此刻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请欣赏了解胡夫金字塔的十大未解之迷。
3、请欣赏了解“古代世界八大建筑奇观”
六、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悟课文的语言之美,感受金字塔的魅力。
2、课后分组收集有关金字塔和“世界古代八大建筑奇观”资料,请班主任在班内组织开展一个交流会。
板书设计:
走进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思路
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课堂,他们的根本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平等。在和谐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共处的。整个课堂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对话场。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学生和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学生和文本之间也可以平等的对话。和谐的课堂还在于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忠实的倾听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谐的课堂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必然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有效的教学还需要教师更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把握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规律的教学内容,讲究务实的教学,摒弃空洞的,花俏的教学。
《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根据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和《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在备课中是这样来思考的。首先这篇课文它通过富感染力的语言文字,来展现埃及金字这一建筑物的辉煌,蕴涵建造金字塔的艰难,反映古埃及人民的智慧,揭示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这是课文的中心,也是这堂课的核心。要让学生在情感上、在理性上都深刻体会到这 文章的中心。围绕着中心,把握着和谐、有效的主旨我是这样来安排的。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金字塔是一座座辉煌的、了不起的建筑物。这在课文中是比较明显的,再通过多媒体展现金字塔的雄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在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重点感受金字塔的气势和宏伟等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这是第一层面的。第二层面,挖掘金字塔辉煌背后蕴涵的艰难和智慧。先让学生感受到为了建造金字塔奴隶们所付出的艰辛。感受到金字塔的历史,也是奴隶们的血泪史,更加体会到金字塔的价值,使学生的认识升华到“金字塔是奴隶们血汗的结晶”。其次,联系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工具,明白在当时修建金字塔简直是个奇迹。联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古埃及人民想出的办法和解决的问题,体会古埃及入的聪明才智。此时让学生的认识升华到“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第三个层面让学生认识到这样一种“凝聚着历史,凝聚着古埃及人民血汗、智慧的建筑物”能不能成为埃及的象征。第四个层面,应用学生的探知欲,相机展示胡夫金字塔的未解之迷,进一步感受到金字塔的神秘和魅力,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伟大智慧。根据这一思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你的感受;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说出你的感想;让学生探索发问,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上台做小导游,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自己该自己安排作业,满足自己的愿望……所有的一切让学生徜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