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语文教研组第二次校本研修纪实
本周,低年级教师围绕期初的教材培训,开展了组内培训心得沙龙活动,使得培训扎根于心,立根于行。
戚微琪:
教材培训年年有,学习奥秘日日新。此次教材培训,陈燕老师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和口语交际四个板块展开,每个板块陈老师以课程目标、实践活动和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为抓手,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了部编版二下教材,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二下教材的特点:夯实基础,平稳过渡。
夯实基础: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其中七个单元为课文,一个单元为识字。二年级的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写话和口语交际的基础,所以我将抓好每课的识字写字教学工作,比如集中识字单元,以集中识字为主,穿插字理识字、拓展识字的方式;分散识字单元,以随文识字为主,找到相似点归类识字等。只有基础打牢,之后的语文学习才不会地动山摇。
平稳过渡:二下是低段向中段过渡时期,让语文素养在教学中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气质是重点。首先,结合主题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比如第一单元主题是春天,文辞优美,可以重点指导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来提升阅读力。其次,关注课后习题提升学生口头表达力。比如第五单元的课后习题都需要学生通过课文说说自己的看法,那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然生成。最后,字词句融合提升学生写话力。检测学生语文能力最最直接的方式是字词句的融合运用。比如第二单元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就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模仿2到4自然段的样子写一写,虽然是仿写,却为中段的向读学写奠定了一些基础。
王晓红:
夯实基础,关注习惯,重视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在陈艳老师的指导下,我明确了二下教学之路该如何走。首先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习惯。在三个学期的学习下,学生已经学会基本的识字方法,这学期要让学生主动运用方法识字,减少教师的痕迹,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其次关注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有些可以整合,以达到教学目标。从练习上看,需训练学生如何讲故事。确实这册用了很多方法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讲故事能力,然而也各有侧重,需要我们老师好好研究教材,发现其中用意。最后要关注学生的朗读。如何读好语气和重音是个难点。原本以为以老师的范读为主,让学生模仿,然而这种方式太过简单粗暴,应该关注学生个性化朗读。
总而言之,研究教什么比怎么教更有价值。
李梦娜: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这次这是教材培训让我对二年级统编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让我懂得了怎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此次培训,陈艳老师主要从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口语交际和写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让我耳目一新。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教师在把握教材的时候,应该注重教什么,而不是费尽心思想着怎么教。教师只有把握好课堂上要呈现给学生什么,学生才能学到应有的知识。我就单从识字写字方面来谈谈我的收获吧。二年级下册教材希望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特别是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的字,以及一些汉字作为偏旁时发生形体变化等方面,对于学生的写字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让学生学习独立识字,继续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查字典。陈艳老师特别强调本套教科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
宣雯:
此次培训讲座老师分别从新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编排、教材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识字与阅读部分教学建议口语教育与写话的教学建议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明白了如何使用教材,对新教材有更全面的认识。参加此次教材培训给了我许多启发,研究教什么比研究怎么教更重要,只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明白教学目标,只有正确认识学生学习水平并确立合理目标,才能使教学更加高效,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范潇湘:
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诸桦桢:
首先,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它准确、精炼、优美。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给学生以诗情画意般的享受,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了。其次,引领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来说更应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与此同时还要教导学生注意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在这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读书,读好书,遇见美文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也可以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向学生推荐,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与我们一起品味书香。随着的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语感也就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