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林小开展数字化助学课堂课题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探索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了提高林小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把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着眼于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林小信息化工作室一学期的工作与成果进行回顾,12月20日下午,林南小学开展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助学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诸桦桢和唐丽亚两位老师分别执教语文、英语研究课,林小信息化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董夏洁老师主持。
首先,诸桦桢老师为大家呈现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诸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诸老师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对下雪天的感受着手导入,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课堂上诸老师语言生动,教态自然,并很好的利用了信息化平台让学生体会了不同小动物的脚印的特点。
接着唐丽亚老师给大家带了了五年级英语绘本课《walking through the jungle》,唐老师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移动终端和学生平板电脑多次进行课堂互动,通过移动端拍摄并投屏进行作品点评,全班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此外,唐老师还充分利用各种app,如有道、百度,让学生自己查阅不认识的单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后,语文组代表王晓红老师和英语组代表唐婧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王老师充分肯定了诸老师的课堂,但也提出了几点意见,她认为低年级课堂的指导要更细致些,比如标点符号“,”和“!”在朗读上的区别;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过渡语是串联板块的关键,应多加考虑;要关注学生的生长点,让学生从课堂中获益。唐老师对唐丽亚老师的课表示了高度赞扬,她认为唐老师的课趣味十足,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变趣味,唐老师还将思维可视化,在不断的追问和反馈中使学生思维不断进步。
接着,工作室班长董夏洁老师对工作室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用五个关键字进行了概括:学习、实践、成效、遗憾和展望。最后,邵瑜校长就《新技术支持下课堂教与学的变革》进行了讲座。邵校长认为,身处在急剧变化的年代就要求教师洞悉学习的变革,并从七个方面展开讲解了变革后的课堂学习新样态,分别是:项目学习,让问题贴近生活;学科跨界,让学习走向综合;翻转课堂,让学习更加高效;虚拟现实,让学生体验世界;穿戴设备,让数据实时监控;多元表达和泛在学习,让学习随处发生。他还提醒大家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改变精神。
回顾林小信息化工作室一年的工作,工作室为青年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教育在改革,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新技术支持下,个性化、现代化、科学化、创新化的小学课堂,正在向林小走来!
(武进区林南小学供稿 撰写:钱怡婕 摄影:邹小芬 审核:宋文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