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语文教研组第八次校本研修
本周专家组来我校磨课,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无人落单,有较好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此次磨课,我们发现了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两大闪光点,同时也存在三点不足,在这里进行分享与总结。
两大闪光点:
一是在课堂中能以“学”为中心。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总说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一堂课上,仅仅只把学生作为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是占据这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学”才是中心。在本次磨课过程中,全体组员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落脚点,同时也让自己在备课磨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是在课堂中能较好使用“三单”。“三单”即“预学”、“导学”和“练学”,它们的使用可以较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沈晓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就恰当地使用了“导学单”,通过表格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具体的说明方法,将学与用有机结合。
三点不足:
一是观念的转变力度不够。由于教师年龄的特殊性,我们缺乏一些前瞻性的理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转变自己的教师立场,把知识看得太重,把能力看得太轻。
二是思维的含量不够。一堂语文课,不仅仅是读词、读句、读文,更多的是在这字词句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思维含量。比如词语的教学可以与段联系,与人物联系,与故事发展脉络联系;比如朗读的指导应落实到语言的品读,不该出现初读词语就让学生带着感情色彩来读的教学设计,这就相当于缘木求鱼,对于学生来说他没有感情体验如何感情输出。
三是设计的整体性不强。我们常强调课堂应该做到“一课一得”,我们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这也不表示一节课只教一项内容,而是所有的内容教学应规整到一个点上。比如在中高年级的课堂设计中,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就应该至少有一到两个总问题,然后下面所有的问题设计和教学内容都应该围绕总问题展开,而不是东一枪西一炮,教了很多,自己准备了很多,可学生学完后也忘了很多。
纵观这次磨课,教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但在教材解读这块,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做好设计教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