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读懂孩子这本书
读懂孩子这本书
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三(1)班 吴修远家长吴钦强
心灵是人类的窗户,打开这扇窗便能见到五彩的阳光!每个人从哇哇出生,到牙牙学语,到喊第一声“爸爸、妈妈”,到步入学堂,到长大成人,乃至成家立业,每每走过的一个阶段都在经历……
我还清楚地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见到陌生的人与事物,他都躲躲藏藏或是不感兴趣。于是我就猜想,儿子是不是内向呀,作为人父的我,惶恐不安、常常急火攻心,因而还害得大病一场。病愈后我又左思右想,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呀。于是我带儿子去了常州儿童医院检查,一五一十地把儿子的情况告诉给了医生,医生也询问了儿子,并与他玩了沙盘、拼图等游戏。事后医生告诉我,要多于孩子沟通交流,陪同孩子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看是否有成效。遵医嘱,以后我和孩子的妈妈不管多忙,都会挤出时间陪他出公园、去超市、去亲戚朋友家……让他与不同的人和物接触,就这样,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渐渐开朗起来,心灵的窗户打开了,眼睛有神了,话语也多了,遇到一些事物,总是会问我们“为什么”。每每这时我的内心就会变得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激动,我真的害怕孩子不敢或是不会问“为什么”。从不着边际的“为什么”到与他年龄相符的“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回答,我不知疲倦地走进孩子,让孩子获得了快乐、自信,我坚信我的孩子一定能茁壮成长!
我们知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朵要尽情绽放,我们就要施肥、浇水、让它得到充足的阳光哺育,昏暗环境下盛开的“小花”只能是昙花一现。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儿子已经升入小学三年级了。我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来了,每天放学儿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他会问我:“爸爸,我作业做完了,可以玩了吗?”这时候我常常会耐着性子对他说:“你做的题目都对吗?是不是要养成自检作业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因为你粗心而做错题目了。”此时儿子虽然很不愿意,但还是回到书桌前慢慢检查起来了。记得上学期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对我说:“爸爸,我今天数学考试了,考完后幸亏我检查出了两道错题,要不然我得不了全班第一名了。”听完儿子的话后,我笑了笑说:“这下你尝到自检的好处了吧!”“嗯,爸爸今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很显然儿子对我的话信服了,此时我因势利导,又对儿子说:“进入三年级就要开始写作了,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多读、多写、多积累,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行。”从此每天吃完晚饭后,儿子在功课之余都会自觉地看课外书,什么作文类的、童话类的、历史故事类的……他都看,只要是对他有益的书籍,我都不阻止他。在儿子阅读时,我也会在一旁陪同他读书,看一些报纸和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书。为了了解儿子读书的成效,在睡觉前,我还要求儿子像讲故事一样把所看的内容复述一遍,还有时会让儿子讲讲自己读书后的感受,我也会谈谈我的看法,和儿子一起进行思想上的碰撞。随着读书的深入,现在儿子已经喜欢上了阅读,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对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儿子在学习上自律了,我也轻松了很多。
所以人们常说孩子的成长之初,如同一张白纸,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其重要性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因此古人才有“苟不教,父之过”以及“孟母三迁”的说法和故事。家长的脾性、好恶、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在生活中效仿。所以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记得有一次,我和儿子坐公交车去常州,半路有一位老人上车,当时车厢很挤,没有座位,我连忙站起来让老人坐下。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孕妇,儿子也让了座,那孕妇坐下后笑着说:“孩子,谢谢,你真懂事!”儿子却害羞地笑了。
“‘孝廉自古皆礼仪’,我始终觉得,一个人不管你多么有权有钱,没有孝心你也会让人所不耻。”我常常这样教育儿子,并以身示范。记得一个星期天的午后,儿子在写作业,我拿着手机在外屋打电话,当我打完电话,回到儿子身边时,他问我:“爸,你给谁打电话呀?”我说:“给奶奶打,我们不在她身边,打个电话问问她在东北老家好不好,寄给她的钱够不够用。”这时儿子抬起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放心好了,爸爸,等你和妈妈老了,我也挣好多钱给你们花。”看着儿子稚嫩的小脸,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是啊,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们在读,但要真正读懂他,是多么不易呀!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共同成长是辛苦、劳累、艰辛的,但更是充实、快乐、幸福的,就让幸福的我们永远陪伴着孩子,期待着每一天不一样的宝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