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提升小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能力的研究

录入者: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7-05-22    【字体:

提升小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能力的研究

赵晓霞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无疑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兴奋剂。所谓小学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去发现算法,然后在课堂教学平台上由一些学生展示各自的算法。新课程理念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不同于一题多解,算法多样化是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主动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一、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本质应该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而每个学生发展的关键是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算法多样化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参与机会。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优生可以做得多而深些,基础差的学生也不至于无从下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方案,得出了正确结论;无论程度如何,都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算法多样化面向全体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

  计算方法多样化,不同的学生常常找到不相同的解题策略,这种不同是由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知识能力水平造成的。教师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找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发现其特点的能力,让小学生在交流比较中优化方法。教师要尊重小学生采用的方法,但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教师不必“索要”多样化的算法,也不必为了体现多样化,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算法”。有时教材编排的算法在教学时学生没有出现,学生已经超越了的“低层次算法”,教师可以不再出示,没有必要走回头路。当然对学习有困难的小学生要注重培养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教师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以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指出,每一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是某人这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人那一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差异之二是某些智慧已被人显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有被人显示(潜能)。既然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因而起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境,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好的情境。这样能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不同认知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不同的发展可能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去培养所有的人。我们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鼓励算法的多样化,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允许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适当、适时地引导算法优化,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使学生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这是算法多样化的结晶。

  四、根据每个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算法优化

  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而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们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的方法,有些方法并不高明,甚至有的方法并不合理,但是却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算法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有意识提出哪种方法最理想,要求学生用某种方法。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经过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体验才能形成。而这一过程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一节课,对有的人来说可能需要一个星期甚至于一个月。教师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尽快地优化。这种优化不是教师“灌”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得到的,教师应该做一位在学生需要时及时出现的引路人。

  教师应时刻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的重点,展示一些思维含量高的,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算法,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主动建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捕捉到许多思维的亮点,从而激发创新灵感,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提高计算教学的课堂效率。

  总之,算法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它能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算法,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算法,适当、适时地引导算法优化,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自我潜力,创新思维,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作为教师,在实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合理设计教学方式,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