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城乡牵手共研讨,校际交流促成长
城乡牵手共研讨,校际交流促成长
——林南小学举行经开区习作教学暨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教研活动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优质资源对乡村学校的辐射力度,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10月26日下午,林南小学举行经开区习作教学暨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教研活动。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德平老师、林南小学督学蔡小玉校长、常州市戚墅堰实验小学副校长杨峰权带领的语文团队、经开区兄弟学校语文教师代表50多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呈现的2节课堂,分别是戚墅堰实验小学周千煜和林南小学的王敏红老师。周千煜老师浅笑嫣然,用动人的嗓音,亲切的教态给二2班孩子们演绎了一节口语交际课《父与子》:关注年段特点和文体特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简单地说说图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到有序生动地讲好连环画,有层次地推进,有针对性地指导,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沉浸其中,说有方法,说有想象,说有所得。王敏红老师端庄素雅,用扎实沉稳的教态展示了一堂四年级习作课《我和 过一天》:从课前交流调查单了解神话人物特点入手,到明晰去哪做什么练说探讨写法,到展开想象自我创编故事,最后交流评议进行修改完善,可谓板块清晰;学生展开想象,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和神话人物交心共游。
交流评议环节,2位上课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了深入反思,与会老师们也纷纷各抒己见,共研课堂艺术,并结合日常教学提困惑、想方法,智慧的思想火花在不断碰撞。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李德平老师指出,口语交际和习作课也要关注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意图,要让话题与教学目标相符,要关注习作策略。蔡小玉校长指出两位老师的课都合乎规范、有思想、有助学,但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让时间、让表达。兼职教研员顾金莲老师认为,习作教学的难点是要提供支架帮助学生突破,想象作文要给予学生想象的落脚点去解决问题,要给予学生更多讲故事的机会从而打开思路。杨峰权副校长提出教学板块要与目标一一对应,习作的指导要适当提前,要真实展开修改的过程,这样才能形成习作的好习惯。其他兄弟学校的听课老师也纷纷抢过话筒,发表了观课感言,整个研讨环节思维碰撞,智慧生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区级习作教学研讨暨城乡牵手活动,为全区低中段语文教师就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提供了相互交流、协同合作的平台,提供了对内自省、对外学习的良好机遇;也为戚墅堰实验小学和林南小学两校在未来的日子里手牵手心连心、走向“城乡牵手共研讨,校际交流促成长”的诗和远方奠定了基础!(林南小学供稿 撰稿:王晓红 摄影:严国春 审核:宋文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