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第十次活动
11月17日下午,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在林南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文言文教学专题研讨”,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副主任、城乡牵手导师杨峰权副校长、经开区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60多人参加活动。
蒋佳雯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基于孩子初次接触的学情,蒋老师让孩子们通过比一比,观察古文与所学课文的区别;通过读一读,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并将多元而有进阶的朗读贯穿于课堂,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通过想一想,在群儿与司马光的对比、砸瓮与击瓮的对比中学习司马光优秀的品质;整堂课有温度、有生长,孩子们在读中发现、在读中成诵、在读中获得优秀品质的浸染,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
汤佳雯老师执教了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汤老师从单元要素出发,立足文言特点和教材编排特点,基于六年级学生学情,引领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读恰当,并通过已经掌握的借助注释、插图等有效的方法理解文句大意。设计了“还会听到什么样的琴声?”“除了听到琴声,还听出了什么?”等开放性的问题,理解了“知音”的内在意蕴,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友情,体现了文言文教学思维的张力,读到了人物和文言的骨子里。整堂课,师生沉浸在俞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情节和悠悠古曲,艺术之美、友情之美、文化之美得到了古今穿越和碰撞。
研讨环节,两位执教老师针对预设与生成中的困惑进行了课后反思,所在教研团队也给予了补充和评价。城乡牵手导师杨峰权副校长对两节课作了细致解析,指导老师们在教学小古文的时候要注重朗读的训练:读准、读通、读顺文言文,抓住关键句进而体会人物的鲜明性格和优秀品质要关注学生的及时生成,帮助学生生长。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副主任围绕本次研讨主题,从“为了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谈起,和老师们探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要做到三读:读顺、读懂、读好。他还为大家提炼了方法:要帮助孩子积累语感,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沉浸到文字里有滋味地读;要注重教授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审美;要落实文言文的训练,抓古今差异处、抓炼字炼句处、抓反复出现处、抓传承文言文民族基因处。
本次文言文主题深度教研,看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灵动和高效,相信灿若繁星的文言精髓会更好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更好地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