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不教之教”本真课堂学习心得
“不教之教”本真课堂学习心得
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 诸江萍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从事和关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子。他思想博大精深,既体现文化巨子——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个性,又体现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至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正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汲取借鉴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丰富教育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升华教育境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叶圣陶教育思想具有巨大的现实性,新课改需要叶圣陶教育思想来引领和指导。爱学生,这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的价值观。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公平的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管这个学生是谁,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帮助他们,教育没有爱,犹如池塘之没有水。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而教师就是发掘宝藏的人。这种爱的力量是每个学生所需要的。用爱来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我想这是需要我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他们,学生也才会爱你。
我们班比较特殊,是新转入的镇西班,同学们彼此之间也不熟悉,刚来的时候也都没有默契,纪律差、学习效率低、学习习惯差。真的是头痛啊,恨不得每天都坐在教室里。于是乎,一整堂课上,每天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时间都占了小半节课。但慢慢地,我们班组建起了强有力能支持我的班级管理队伍。我不在时,能替我管理好班级,尤其是早读,教室里没老师也能够读起书来。再后来,每个小朋友的心中好像的确有了集体的概念,愿意为班级出力,不管是在劳动上、集体活动上或者考试中,自己考得不好会担心拖班级后腿,让我倍感欣慰。依稀记得数学老师和我说过,刚说完下周要期中考试这个消息,就有一位同学迅速举起了手:老师,再来点试卷!!莫名有些可爱。
虽然我的班主任经验很少,不过这年我也有了一些领悟:学生要“哄”要“骗”不要骂。孩子小,玩心重,虽然严厉教育很有必要,但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对自己有要求才是硬道理。期末考试前,我会和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你们是想期末最后一阶段用点心,苦吃在前头,寒假少点作业,还是寒假在家多做点作业,并且被爸妈唠叨、督促?我发现这样的表达效果学生更能听进去。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有相当多的糊涂和错误观念。有人认为说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细越好。在教育过程中“多与少”、“讲与练”、“低与高”、“得与舍”、“专与博”。一系列矛盾应从哲学高度去认 识和解决。前一段流行一句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很是感动人。而最近,有识之士指出,不能穷教育,对,但“不苦也要苦孩子”,应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学吃苦是学做人的起点。深圳人感叹“有钱难买少年穷”,这里充满了辨证教育思想。哲学家说:“少则得,多则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运用到教学领域,一些教师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反而提高了质量。“奇人教师”魏书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无为”教育要实施“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改,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中的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的观念,老师的身份角色,是“导”,是辅导、引导、开导。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该肯定学生的差异,而绝对不能强求一律,强求整齐划一,应该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千万不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丰富多样。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塑造人的个性。
心中有了学生,想到了学生的未来,就能自然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主体地位,就能关注学生的个性,而一旦关注了充满个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程教学中。一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活跃好动,适时地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语文课上成诗意的语文课。苏霍姆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传授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就是说,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愿意走进学生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情感世界。教师要有换位思考的心理,时刻想着如果我处在学生的位置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反应,不然就可能以教育的名义伤害了学生而不自知,在动机和结果之间出现巨大反差。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因此老师特别要注意输出的过程。要用恰当的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体会语言交际的趣味性和意义性,对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多鼓励学生开口交流,消除他们的胆怯情绪,帮助形成敢说、爱说的学习局面。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老师们也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思维的创造性充分展现。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赛心理,充分挖掘我们的英语教材,扩展教材内容,细化活动步骤,在不同阶段抛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听取他们的思维成果。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走近学生,走上核心素养的教学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