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不教之教”语文教学实践中期小结(钱怡婕)

录入者: 钱怡婕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2-09-30    【字体:

怎样实践“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怎样“教”才能达“不教”的最终目标?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可行的教学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有许多好的建议和措施可以采用。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当加强和重视。

一、大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前文已述,要达到教师“不教”的境界,最终要靠学生的努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践证明:教师所有的“教”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技巧再高方法再好的“教”,也难于取得好的效果。要达到“不教”首先要会“教”,并“教之有效”。因此,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依靠学生搞好教学的思想,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爱学语文。二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要让学生懂得语文对所有学习、对今后生活、对自己人生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三要创设的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封闭式管理,灌输式教学,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相信学生的巨大潜力,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学习。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什么叫“不教”?叶老说:“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因此,要达到“不教”,就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目的是要“……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

一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它最重要的内涵就是掌握学习方法。就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正是把握了发现真理的金钥匙。吕淑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古语说: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中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因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会使人终身受益。

二是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要形成这种能力,教师要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谓“用好教材”,就是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所谓“活用教材”,就是不能拘泥于教材,如叶老所说:“将课本斟酌活用”。

三是要加强反复训练。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强调语文要多读、多写。知识要靠一定的练习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不是教成的,而是练成的。练要科学。多练,决不是机械重复的无效练习。既要讲究练的质量,又要讲究练的策略,做到精练、巧练、活练。

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认为要达到“不教”的境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论著中,不仅经常提到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还曾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专题文章进行系统论述。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他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语文学习的目标来强调。指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他又说,“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吸收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思想,也十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多方面强调了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的要求。例如,在语文新课标的总目标里,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阶段目标里,提出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等。在教学建议里,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等。

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要提出规范,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二要从小从早训练,养成好习惯,杜绝坏习惯。因为坏习惯一旦形成,好习惯就能于培养。三是要不断练习。叶老说过:“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