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诗歌寓言呈现文体之美,学生老师尽显主体之美
——横林小学举行语文学科工作坊暨幼小衔接教学研讨活动
春风不燥学习舒适,阳光正好研讨当时。3月16日上午,横林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坊“美的教学”暨幼小衔接教学研讨活动如约举行。本次活动由唐云飞和潘薇老师执教,邵兰芳校长现场指导,横小全体语文老师及横林中心幼儿园、新槐幼儿园大班教师代表一起参加。通过研讨活动,旨在提高语文教师新课标理念的落地,从文本体裁出发优化教学设计,落实语文素养,感悟教与学之美。
唐云飞老师执教一下《夜色》,通过创设情境,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帮助孩子们认识夜晚景色之美,帮助孩子们克服恐惧,去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唐老师重点强调学生的充分朗读,引导孩子体悟诗歌的韵律之美,让孩子们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明理;唐老师还通过情境创设、话语引导、帮助总结,理解诗歌的含义,结合演一演、想一想、讲一讲等环节,生动再现了文中小男孩从害怕紧张到大胆自信的过程。潘薇老师执教二下《亡羊补牢》,教学从学过的寓言故事入手,明晰寓言故事的特点”小故事中获得大道理“,从而开启本次学习的旅程;在读故事、说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深度对话文中人物,“如果你是街坊会怎么劝?”“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等一个个颇具智慧的问题引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绽放思维火花,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话、表演中感悟寓言的道理之美。
研讨环节,两位执教老师针对备课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反思。邵兰芳校长就困惑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疑,并进行了教学重构:一是寓言故事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又不能被这些条条框框限制,要善于激发学生想象,在故事表演的时候,注重情境创设、语言改编、细节处理,实现素养进阶。二是低段诗歌教学要将朗读指导与课文理解融为一体,在教学程序上,可以采用整体方式感知、朗读为主到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再到充分给予孩子想象空间,结合生活情境感悟诗歌情意和文本的育人价值;最后契合低段特点,采用小集中识字方式认和写,当堂掌握。
半天的研讨活动,有纯美的教学展示,有向美的再构指导,有臻美的发散研讨,学生更习得了语文素养提升之美。(横林小学供稿 撰稿:蒋佳雯 摄影:范潇湘 审核:宋文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