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英语新课标解读

录入者: 唐婧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3-07-07    【字体:

解读英语新课标

    2022421日新课标颁布之后,专家教授对新课标做了方方面面的解读,所以我将从四个关键字母CKPR开始谈谈新课标。general changeskey pointspractice in teachingmy reflection

  就英语新课标而言,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改变课程单纯聚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学科本位目标的问题,确立落实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目标。我的个人解读是:不能再以单一的传统语法教学训练我们的学生,要创设各种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多思考并在语境下运用语言知识,并在过程中教授语言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改变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英语教学,实现以主题为引领,融入语言、文化知识、以及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就意味着零碎的语言知识不再是英语课堂的主体,时刻要以整体教学为核心,以单元主题为主线,通过围绕主题的语篇,来渗透语言、文化、思维的学习,依托语篇来进行教学。

  三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避免教师一言堂,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师生互动和配合,特别是在学习语法的时候,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趣,教师要设计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将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自主发现语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

  四实施“教--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关注学生在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考试不再是唯一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学评价需要多样性,且采用持续性评价,实现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最终到素养的进阶。

  作为一线英语老师,我们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核心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基础,强调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体现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所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思维品质反映心智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学习能力是关键要素,重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和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2、课程内容。建立以单元为基本载体,以促进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整合,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实践性、成长性、综合性等特征为基本要求的英语课程内容。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的持续发展。

3、学习质量。新课标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评”一体化。新增了学业质量描述和学业质量标准;倡导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

4、课外阅读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分为三个学段,我们可以看下图,一级对应了3-4年级,二级为5-6年级;三级为7-9年级;课程内容还设置预备级和三个“级别+”。预备级主要满足低年级教学需要,以视听说为主。“级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扎实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满足部分的能力需求。新课标要求三至四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1500-2000词,五至六年级课外阅读达到4000-5000词。由此可见新课标对阅读要求的单词量变多,难度变大,突出强调了孩子对英文文章要求更深层的理解。除了阅读要求更高,对于学生的英语写作,新课标要求要有批判性思维,一定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合理规划单元的课型与课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倡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要强化素养意识,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围绕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确定了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小学英语的学科特点和教材排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以单元为整体,主要有阅读课、语法课、阅读课、写作课等课型,各个课型的内容紧密相连,难度螺旋上升。

二、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层层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

  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需整合: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促进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素养。与此同时,推动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教学强调高站位看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主线,强调逻辑关联,教师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

三、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引导学生乐学善学

  新课标中强调语篇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在研读语篇时,要重点回答三个基本问题:What的问题、Why的问题、How的问题。同时,不仅要求学生利用语篇有效获取信息、观点和作者态度及其文化和价值导向,而且要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信息结构图等,学会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学”,以及是否知道“如何学”,指导学生注意学习方法与策略,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英语的应用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说:“英语教学从学习英语知识转向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他指出“真实的课堂”特别重要,要走出课本,更多地使用生活中的真实语料,要求学生运用英语来理解信息并且表达自己。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教学无止境。我们要把新课标要求落实,不仅需要加强学习、积极反思、及时总结,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也需要立足课堂、勇于探索、善于研究,在交流合作中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崔允漷教授在英语新课标的解读中提到,要把“想得到的美丽”变成“看得见的风景”转化为“走得到的景点”,这样就可以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