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最美四月天,绚丽正当时。为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与落地,推进新课标实践性解读,落实“强化学科实践,改进教学方式”教研主题。2024年4月23日,经开区各学校四年级数学骨干教师齐聚横林小学开展了围绕“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实践研究的活动。经开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金建斌主任参加了这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横林小学两位教师执教《认识三角形》。第一节是钱悦老师执教,钱老师的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在回顾旧知、感悟特征阶段,学生对于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钱老师没有选择教材中常见的桥梁图,而是选择了熟悉的校园场景,将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同时,钱老师对于学生明晰三角形的定义,设计了正反例分层,便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三角形的高是个抽象的概念,画三角形的高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钱老师介绍了什么是邻边、什么是对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画高。
第二节课由张限英老师执教,张老师的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来认识三角形,突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始,张老师由应对地震的视频引入,让数学课堂和科普相结合。图片中指出三角形,提供三角形的表象,接着画三角形,学生进一步的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在重难点突破方面,张老师让学生自学三角形的高,在方格图上画出指出的高,爱跑的C点形成新的三角形,学生继续指高,一系列的活动学,使学生对三角形高与底含义的认识更为清晰。
之后,横林小学韩慧老师从理论背景、教学背景、上位数学知识、课标改变等角度做了《“双新”背景下,“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思考》微讲座,详细介绍了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从不同方面分析,能给我们教师带来哪些启示。
课后,两位老师阐述了自己设计课程的思路和教学反思,其余老师做了了互动研讨。最后金主任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新课标”理念的支撑,教学环节也是逻辑清晰,重难点把握到位。同时也对两位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学生小学阶段观察都是以直观现象为主,“画高”很多学生凭直觉,希望我们老师要关注学生结果的过程;同时,老师在设计概念时,都会花很多功夫,但在之后习题的讲解要结合概念,重视概念的运用,而不是只出示一个概念。
韶光向暖,芳菲正盛,相信在这春日的暖阳中经开区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能共筑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