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家长会后的一点感受(张红林)
家长会后的一点感受
张红林
当班主任刚一学期,就要肩负召开家长会的重任!听到消息,我一下子真懵了。抱着边实践边学习的心态,我谦虚地向同年级组的前辈取经。终于成功地开完了这次家长会,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现在粗略地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吧。
首先,我认为准备要充分。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开好家长会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 要做好迎接家长到来的准备。
家长能尽可能到齐,是家长会成功的标志。所以,在开家长会之前的一段时间,我就把信息传递给了孩子,间接地让他们的家长知道有这么件事。正式召开前,向家长下发了书面通知,并通过校信通告知他们本次活动的意义和流程等。让家长朋友有心理准备,及早安排好当天的工作。为了欢迎家长们的到来,我和孩子们早早地就打扫并布置好了我们的教室,让家长一进门就感受到六2班温暖而热烈的气息。这次家长会我们班的全体家长都到了,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
第二、 准备好跟家长交流的内容。
这次家长会我邀请了三门主科老师到场。结合“新鲜出炉”的综合测试卷,逐科介绍孩子开学以来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和状况。提出一些学习要求,给予一些专业的方法指导。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应该如何学习,知道家长可以如何配合老师一起促进孩子进步。帮助并解决了家长在这方面的疑惑。
为改变以往家长会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这次活动我决定有所创新。事先我发动孩子给全体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总结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经验、心得甚至是一些心里话。家长们做这项作业时很慎重,都说要好好想想,有一些还专门查了资料,工工整整地写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我每一篇都认真阅读,从中我读到了家长对孩子浓浓的爱,读到了家长对孩子深深的歉意,读到了家长朴实而有效的教子方式,读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每一篇都凝结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令我倍感责任重大。我从中挑选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和相关家长作者沟通好,请他们在会上发言。而我则只是充当了主持人角色。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其他家长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也让一些家长看到了好的榜样,得到启发,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让孩子们在现场聆听,更深刻体会了大人的不易,让他们更懂事。
当然,有来无往非礼也。我也请了学生代表向家长现场袒露自己的心声。听孩子的发言,我发现家长们格外专注。孩子们委婉地指出一些不恰当的家教方式,呼吁父母抽出时间和孩子多说说话,少打一会牌。而我适时地点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给孩子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而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一些家长悄悄地低下了头。看得出家长的心灵此刻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其次,我认为家长会要开得民主,更要尊重家长。
在整个家长会期间,我都努力做到不点名批评任何一个孩子,保护家长的自尊心,不让他们有坐如针毡的感觉。这也是为今后顺利的家校联系打下伏笔。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可以采用单独交流的发式。放低教师的姿态,始终用委婉地语气告诉他们他孩子存在的问题,让他感到你的善意,你是真的为他孩子好。还要先说说这个孩子的优点,或者近来的积极表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让家长有心理铺垫,更乐意接受你接下来善意的建议。
家长会开过了,而我跟家长们交流沟通还在继续。如何更好地争取到他们对我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还有很多值得我思考和探索。我将以此为挑战,尽心尽力完成这一光荣使命!
2012.2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