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我的家访故事

录入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10-30    【字体:

 

心灵的距离
——我的家访故事
武进区林南小学    蒋钰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调皮的学生,那些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只是在文化学习上稍微弱一点,其他的地方都很优秀,只要我们多一点关心,用爱心的力量拉他们一把,他们就可以从失败走向成功!
十月,我校开展了家庭走访活动。我想:来到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地方,会发现学生一些问题,也许会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所以我每天放学后顾不上回家,就踏上了家访之路。
我先到了李婷婷家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一家五口人挤在约10平米的小房间,而且是吃喝拉撒都在这间屋子里。进门就看到孩子坐在光线不充足的饭桌前写作业,桌子的另一边还摆放着饭碗。我提醒她爸爸,要加一盏日光灯或是台灯。转而跟她爸爸聊了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并且提醒孩子每天过马路要注意安全。知道她爸爸也很重视教育时,我觉得他是一位称职的爸爸。
章俊强,一个上课发呆或是做小动作,考试又总是不及格的孩子,而且性格又倔强。他怎么会养成这样的性格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决定去他家里了解一下。
没想到,我刚到他家附近打听时,听到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他的邻居笑着说:“老师来了,肯定又是犯了什么错误?”这是一个陈旧的老房子,却租住着好几家像章俊强家一样在外打拼的外地务工人员,在他们看来,老师上门,肯定没好事。我连忙解释说:“不是的,老师只是来看看学生的学习环境。”进门之后,我先肯定了章俊强在这学期的进步,告诉家长他在校的各方面表现,但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尤其是父母的配合。可他母亲说这孩子自己已经管不了了,不好意思;而父亲也说没办法,只要不听话都会打孩子,可是也不管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好给家长打打气,希望他们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
刘海艳,一个乖巧懂事的小女孩。语文学习非常好,可数学和英语却不怎么样。为此,我希望能够通过家访更加了解她,于是我提前一天告诉她将要到她家进行家访。而与她住在附近的还有苏晴、范丽萍,因此我也顺道一起进行一次家访。
第二天放学后,由于青年教师要进行诗朗诵彩排,等我和她们三人一起走时已经过了5点半了。一路上三个小女孩有说有笑地告诉我许多她们的心里话,还热情地邀请在她们家吃晚饭呢。首先,去了范丽萍家。接着就来到刘海艳家,这是老街上的一户普通人家,一个门里住着好几户人家。这时,她妈妈正在做着晚饭,她爸爸热情地招呼我坐着聊。他们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间房里,房间虽不宽敞,但很整洁。刚一坐下,他爸爸就向我反映了孩子在家的学习及表现,孩子每天回家会自觉地做作业,然后和弟弟一起玩。还询问了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我就一一告诉了他,并且指出这孩子偏课现象严重,请家长在家能督促孩子学好每门功课,不能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最后他爸爸也盛情邀请我在他们家吃晚饭呢。
苏晴家是最后一家,这时已经快七点了,可她的父母因做生意还没回家呢。这个小女孩比较懂事,自己一人回家把书包放好后把我带到她爷爷家。她还告诉我平时都是自己回家做作业,然后去爷爷家吃晚饭。而爷爷则以收废纸为生,还带着一个自己的妹妹。见到她爷爷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所以我只是简单地告诉他孩子在校的学习及表现。
从苏晴家出来已过七点了,虽然自己早已是饥肠辘辘,但想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谅解与支持;想着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想着孩子们的未来……我的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充实。
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