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七彩语文 杏坛盛会
——观摩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札记
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传为美谈。2012年3月27日,古城南京一扫接连多日的阴雨和寒冷,跨入了阳光明媚、暖意融融的春天。拂面而来的春风,吹来了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也揭开了《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帷幕,让这一全国范围的小语盛会再次绽放出馨香而灿烂的花朵。本次大赛在金陵中学河西会场和南京林业大学会场同时进行,共有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拔出来的30名杰出选手参赛角逐,精英汇聚,精彩纷呈;到场观摩的代表数量高达7500名,人数之众多,气氛之热烈,可谓空前盛事。以下就本次观摩中印象较深的几处跟大家分享:
一、歌声与掌声齐飞
开幕式上,大赛承办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全体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献上了一组热情洋溢的大合唱:歌曲《老师,我想你》深情而真挚;儿童歌曲《海鸥》《小鸟,小鸟》曲调清新,节奏欢快;最后,一曲气势豪迈、开阔雄浑的《天路》将现场气氛推至最高点,歌声在会场上空回响、激荡。看着这些不再年轻的人用心在唱,他们是执着的,可敬的!据说他们早晨上班,先是练合唱,然后再各自工作,这样坚持了八年,不仅练出了合唱水平,更是培养了团队精神。
才艺表演中,选手们更是各显其能,各展所长,利用限时5分钟的表演机会,依次向专家及同行展示小语教师的才艺水平和闪亮风采。歌舞、器乐、书画、相声、配音等,门类俱全,样样精彩;选手经过精心编创,将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如福建选手陈敏表演的器乐、歌曲、书法串烧《茉莉飘香》;辽宁选手成宏的朝鲜族舞蹈《鸟打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手刘菲的维吾尔族舞蹈《新疆吆喝》,山东选手刘佳佳的川剧变脸等,给现场带来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台上的选手尽情展现,台下的观众热情喝彩,歌声与掌声飞扬在场馆的穹窿上,融化在蜜色的阳光中!
二、诵读与书写并重
大赛先设了朗读展示、书写展示两个环节。在朗读展示环节中,参赛选手提前10分钟抽签选定朗读的篇目。经过短暂而有效的准备,选手依次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朗读技巧,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带领现场听众一次次走进投入的聆听状态。朗读展示后,著名表演艺术家曹灿老师在南林大会场点评了选手朗读时忽略的细节问题,他指出:朗读要有音乐性,即重音清晰,有起伏高低;要有形象性,结合朗读的内容,配以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词达意;要有行动性,即心中明确以听者为受众,而非朗读者自娱自乐。点评完毕,曹灿老师现场示范,模仿了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一段讲话,不仅声音传神,表情、动作更是惟妙惟肖,会场气氛异常热烈,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书写展示这一环节中,选手们在舞台上集中展示粉笔书写的深厚功底,书写时笔法灵动,有起有落;字形优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代表的凝神翘首。随后,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雷实先生为选手的书写点评,并且还就汉字书写美观的要诀,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作了阐述,并对中小学的写字书法教育提出了美好的寄望。
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答题环节是整场比赛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在这一环节中,各位选手化一方舞台为三尺讲台,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课堂。在我们所听的十五堂课中,大多数老师都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或者通过实际的生活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境界。这其中,诵读既是感悟文本的主要方法,又是表现文本的主要手段,还是学生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途径。需要一提的是,这次课堂教学中每位选手均强化了识字、写字教学。观察字形、掌握书写要点、教师范写、学生当堂练写等传统写字教学手段重新回归课堂。从具体的实施策略来看,依然是有课前的重点识写,有随文识写,有课尾的专门训练写字。这也体现了2011版本课标强化写字教学的指导理念。
三、名家与学者引领
开幕式上,原国家教委副主任,著名教育家柳斌先生发表了讲话,他针对当前语文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倡议语文课应返璞归真,回归朴素、朴实、本真;指出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是一种素养,最后才是一门知识。讲话内容高屋建瓴,发人深思,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师除了担任南林大会场的总评人外,还分别在大赛的首日和次日带来两场简短而精彩的讲座。高林生老师先后就古诗教学和教师阅读等主题作了阐述。关于应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高林生老师解答了一些青年教师的疑惑,指出教师应读五类书,即教科书、参考书、资料书、文化书、资讯书,在多读泛读的基础上,更应饱读经典。
最后,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应用学系教授佟乐泉老师化用一首歌名对大赛进行了生动概括总结——“人说大赛好风光”。这为期两天半的赛事,有理念的交流,有知识的融汇,有智慧的碰撞,既是对参赛选手的一次历练,也是对观摩教师的一场熏陶,将会为小语改革的深入带来春天的信息!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