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走进现代 感受经典

录入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05-07    【字体:

走进现代 感受经典

——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常州武进区林南小学   何均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第十四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共听了12节课和6个相关报告,近距离接触到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一览各位大师的风采,聆听数学大师们课堂精彩的教学……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中有,受益良多,身体疲惫,但精神饱满!

感受一:数学老师应具有的特殊基本功

当郑教授被工作人员扶上讲座台的时候,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和我一样首先是感动,这么大年龄了昨天才扭伤了腰为了不耽误大家还是来给我们做讲座。我有什么理由能不认真呢?相信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能因为身体的一点原因耽误学生呢?

 从他的讲座中,我明确一个数学教师应具有的三大特殊基本功:一是善于举例子,二是善于提问,三是善于比较和优化。表面上这些都是我们都有,但真正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们举的例子适合学生吗?也就是学生能接受吗,是否真具有典型性,是否能帮助学生由实例引出相信的数学概念,也就是学生能否做到举一反三。善于提问一直是我比较欠缺,但又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总觉得自己很罗嗦,日常语言很多,今天郑教授举例说明了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的必要互补仿佛有点豁然开朗了,当然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主要问题,尤其是数学问题的严谨科学,因此每节课要把问题整合,每节课只提23个主要问题。善于比较才能优化,教师首先要善于比较,比较最典型的例题,比较最好的办法,才能提炼出最好的方法教学生。

感受二、研读教材,创造性的利用教材

首先刘德武老师的报告中指出,深入理解教材是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是深入理解教材的补充和发展。应充分理解教材设计意图中的深层涵义,让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由衷的学习需求,而不是来至教师至上而下的硬性指令。刘老师执教的《可能性》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刘老师执教的《可能性》是用二年级的学生上人教版三年级的内容,刘老师创造性的利用孩子熟悉的两位数加法计算,(要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从认识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到分析可能性的大小(进位加的可能性大还是不进位加的可能性大),从易到难,学生思路通畅,思维力度逐步加强。反过来回顾自己看苏教版的教材,这一内容分别在二年级上册和三年级上册进行的教学,本来连续的教学分成了两个年级教学,分别要2课时,类似的很多内容,教材把同一个内容分放在了不同的年级,我们怎样才能突破创造性的利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其次,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和报告,以及刘松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和报告无不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研究和创造性利用。我们苏教版中解决问题的6大策略是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问题。不知道怎么上好,徐老师结合每个策略的报告让我豁然开朗。

1.    素材服务于策略的需要,选择的例题习题要符合学生的需要;

2.    让学生经历策略的过程;

3.    让学生体验策略的独特价值;

4.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把握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策略,怎样使用这种策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策略。

感受三:亦生亦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现在普遍在提“以生为本”的理念,但“生本”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我一直的理解是让学生多说,教师适时指导的课堂。这次活动的学生都是来至南师大附小的孩子,南师大附小近年来致力于“生本教学”的研究,两节生本课的观摩课,让我感叹原来课堂可以是这样。

1.人人参与,达成共识。整个课堂采取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的形式,但又不同于以往的小组合作。以往老师老师常常会派代表发言,而这两节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表达、交流的机会,甚至反击他人的观点,教师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在这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倾听者,聆听学生热火朝天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直到学生探索出正确的思路,让全班学生心服口服,共识自然达成。

2.教师的“不说”造就了学生的“多说”。整个课堂,我没有听到教师过多的语言,“不说”正式为了学生“敢说”、“多说”,转变了学生以往揣摩教师想法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但大胆表示自己的想法,更是在不断地补充、质疑和完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学习的学习能力得以充分体现。纵观整堂课,教师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允许孩子邀请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有的孩子还自己设疑,让别人判断其错误的原因。

感受四:组织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

组织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下不少老师困惑的问题,纵观各位名师的课堂和张齐华老师的讲座,我觉得首先是教师的自身素质,像刘松、罗明亮这些名师幽默诙谐的数学语言、善于表演的肢体语言定能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从心底里爱学生,不要让学生怕你的笑脸而要让学生爱你爱他的骂;第三要进行充分的课堂准备,教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只有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相交换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习不等于课堂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始。

感受五:返璞归真——追求本真的教学

奔友林老师执教的《商不变的规律》和赵强群老师执教的《找规律》都没有课件,他们就用一张课前小研究引领者孩子一起活动、一起思考、一起评价,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和罗明亮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课堂上都没有复杂的课件,看似朴实却极为精致,让我们看到的牵强附会的形式少了,直截了当的导入多了,华丽的课件少了,课件的利用价值高了,流于形式的热闹场面少了,冷静思考的课堂多了。最深刻的是罗老师的名言“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理性思考”对随口回答的孩子的警惕。

听名师的课和报告,是一种享受,也解决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但在享受之于,我更加明确了在教育路上要多学习,多探索,每一天都要带着思考投入教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