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落实常规管理 践行师德要求
落实常规管理 践行师德要求
——林南小学举行常规管理交流研讨活动
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教师能否在日常工作中有效落实教育教学常规,是师德师风的重要体现。如何让常规落地生根呢?在学校层面,我们需要提高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因为我们认识到: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姓“常”,需要常抓不懈,时刻关注。本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把目光直接聚焦到课堂、班级管理、校本研修等方面的组织落实上。期初我校为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好工,让每位成员蹲点一个教研组,要求当好指导员、观察员、服务员。一学期将逝,1月9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及学科教研组长召开总结交流会议。
交流:校本研修走向常态
会上,五个教研组长就这学期本教研组的研修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各自讲述研修的工作重点及认识体会。低段语数组,坚持集中与自主相结合,重视集体备课的组织与落实;英语组特别重视学生竞赛活动辅导的集合研讨;数学组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归来后的学习分享;语文组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听课,重视理念学习交流与分享;综合组重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学期来,各教研组立足学校各学科规范的落实,致力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已基本上做到周周有活动,活动能落实。但大家也意识到研修的品质需要提升,必须围绕我校“以学定教,本真发展”项目设计要求,进行活动的主题化设计;必须进一步加大集体备课活动的研究,提升教师钻研教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长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力、组织力、学科领导力的提升。
通报:常规观察初显成效
班子成员一学期来坚持周周进班观察(一、观察课堂教学,二、观察班级管理)、周周必会议交流,对全校的教育教学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真实的观察。会上蔡小玉校长对此项工作做了全面的通报:
本学期,班子成员观察课堂98节(语文35节、数学24节、英语4节、音乐7节、美术8节、体育6节、科学3节、品德2节、信息3节、综合3节、校本3节、中队活动1个),其中“优秀”45节,“良好”48节,“合格”5节。在班级管理方面,班子成员观察了所有班级的管理状况,重点观察了各班的环境卫生、文化建设、学生习惯等多个方面的情况。
总体看,我校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能认真准备,认真组织,注重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从优课率看,学科间之间的不平衡、教师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各班重视班级环境卫生工作,文化建设有特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但细节管理、长效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思考:常规管理走向精细
如何向常规管理要质量,通过常规管理提品位,我们进行了集体的反思研讨。最后,蔡校长从两个方面对今后的工作作了要求:
一、关于课堂教学,我们需加强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本真发展”为主题研修活动。她希望:通过研修让每位教师有坚定的学生立场,能加强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背景,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面向全体,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学力(思维力、运用能力等)的提升,切切实实地让“教”为“学”服务。通过研修,让教师养成深入研读教材的习惯,能了解本学科教材的体系,熟悉学段教材的特点,深入领悟课堂运用文本的教学价值,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活动。通过研修,让教师能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她要求各学科组的常规研修活动必须立足课堂,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力争使每位老师能一学期上出一节“优秀”级的常态课。
二、关于常规观察,她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观察与考量:1.加强跟踪听课的力度,2.加大课堂观察的广度,3.细化班级常规管理观察,4.关注班队活动的实施,5.督查学校社团活动与每天二十分钟短课时的落实情况。
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从制度化走向过程管理的精细化,是今后学校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管理过程的扎实推进,能促进我们教育教学面貌的更大改观,从而提升我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林南小学 图/严国春 文/夏敏芝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