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走近名师课堂
无锡站第17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结束了,但我仿佛依然身处在蓓蕾影院那热闹的会场中,聆听名师精彩的讲座及各具特色的语文教学。
听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听到的是浓浓的“语文味”,他带着学生动情地读、精心地写、反复地品。从简单的一个词、一组短语到一句话、一个段落的品读感悟;从文章的表层意思到文章背后的深层理解;从挖掘文章中重点段落的分析到成为学生自己的储备之用……都体现着王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扎实的教学功底。在课堂教学结束之时,王老师发出感叹:“我多想成为像孔子一样的老师啊!”其实,何止是王老师,在场的很多老师也都发出这样的心声。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人文价值取向与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结合的完美如一。
薛法根老师的《语言两则》,已经是第二次听了,他的幽默风趣感染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他教学生字时采用的“合体造字法”与“拆分法”让老师们都恍然大悟:原来生字可以这么教!在薛老师的课堂,学生讲寓言故事讲得爽、讲得有滋有味;而老师们也听得爽、听得乐在其中。寓言,本身的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可寓言背后的寓意却是很难体会。《揠苗助长》这课薛老师让学生一次又一次讲,讲出“揠苗助长,事与愿违。”的道理;《鹬蚌相争》这课薛老师又让学生一组又一组地“争”,争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整堂课都是学生在讲、读、思,薛老师教会了读故事的方法,也教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赵志祥老师的《景阳冈》让我明白,做老师要多读书、有智慧、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永远年轻的心态……
李玉贵老师的课,让我明白,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老师要会合理利用……
管建刚老师的课,让我明白,语文课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
名师,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点,但,出发点都一样,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有收获、有提升。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