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做个宽容睿智的老师

录入者: 姜唯婷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3-12-16    【字体:
做个宽容睿智的老师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姜唯婷
周一的早晨,兴冲冲地去教室上课。今天是一堂作文课——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周末的时候,收集资料的任务已经布置下去了,根据以往的经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动物嘛,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的。然而一进教室才发现,有十几个孩子没有资料,嘴上说是忘带了,估计没收集资料的也浑水摸鱼了。“不是跟你们说好了的嘛,不带资料怎么写呀?”我气不打一处来。没办法,课总要上,没有资料的就先同桌一起看吧。我把这次作文的要点讲完后,就让学生自由写作,巡视时,发现有一部分孩子改写得并不怎样,毕竟把科学性的语言改成儿童化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我又针对发现的问题作了讲解,可似乎真正理解的孩子并不多。
下课铃声响了,我气鼓鼓地回了办公室。心情糟透了,什么都不想干,于是拿过桌边的一本《最震撼心灵的教育》翻了起来。很快我被其中的一个故事——《做个宽容睿智的老师》吸引了。
这篇文章写了一位老师在学生捣蛋时,本想发火,把那两个捣蛋的家伙赶出课堂。话到嘴边,却又改了口,他询问枇杷的来历,为孩子们讲述枇杷树的故事,并在下课后和孩子们一起去采回了一兜枇杷。
不是这个故事有多精彩,只是今天的经历和故事中的情节有相通之处。读着读着,不由地想到了自己。一个老师可以做到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却无法每次都能做到宽容和睿智!文中的老师在学生捣蛋时,选择了宽容和睿智,虽然只是一两个枇杷的事情,她却可以由此而与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交流,一种深至心灵的交流!这种选择是一刹那的念头,但“这一刹那”表现出的是老师的内涵和情操。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我明明就是把对那十多个孩子的怨恨、不满,发泄在了全班孩子的身上。再想想平时的教学中,当部分“问题”学生的问题出现时,我们的心中不免会有些怨恨,眼中不免会有些责备,嘴上更不免有些恶言。如今想来,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的视角,认同学生的情趣,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多一些宽容的笑容,多一些激励的言辞。少一些埋怨与责难,那学生就会少一些仇视与对抗。每一次课,就都会是师生心灵的一次美好约会。课堂就会远离空洞和枯燥,取而代之的是灵动和智慧,那么师生在一起的所有时光就都会是快乐的。但愿以后我们能共同创造出这种美好的境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