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备课记

录入者: 冷玲琳    来源:    点击数: 688    发布时间: 2013-11-01    【字体:
微信微信
QQ空间QQ空间

我上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回想自己在备课中的点点滴滴,收获颇多,记录下来以作日后教学的参考。

开始我对这堂是重点定位是理解生字词,读通课文,写好生字。按照这个思路,我把课堂大体分成三个部分:首先通过介绍小骆驼的外貌来导入课文。前两个单元的习作就是描写人物外貌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表述来达到训练说话的目的。第二部分重点是生字词教学,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了解词语意思。同时指出难写是生字,让学生练习写一写。第三部分就是朗读课文,能够读通顺,读流利,同时引导学生概况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次试上下来,我感觉很糟糕。于是我仔细分析,我觉得我的教学重点没有抓住,没有突出我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我觉得我课堂上的语言表述不精准。首先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说话的时候,我的意图是训练学生抓住突出特点,有序地来介绍外貌,可是课堂上我的问题是你能介绍一下小骆驼的样子吗?有学生就说它的身上的毛啊尾巴啊特征没有抓住,有的学生光说它的脚掌、睫毛有什么作用之类的了,这样训练的目标就没有达到了。第二次上的时候,我这样问“你能仔细观察,抓住小骆驼的特点来说说它的样子吗?”在评价时我及时引导学生,介绍要有条理。在这个环节上,我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就达到了。两次课上的不同效果,让我明白教师的提问语言要精准,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个在平时我是没有特别注意的。

第二个环节主要是生字词。我设计的第一步的读准字音,强调哪些字词的读音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好轻声和多音字。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预习能力,通过预习,读准字音,找出轻声和多音字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第二步是读好词语,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的意思。开始我就设计了“镜子”的由来、“镜”的偏旁并联系课文中照的“镜子”(小溪)来解释“镜子”。后来王老师给我指出,词语的理解要到位,出示的词语不能作为摆设,要指导学生读好,读好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于是我冥思苦想,怎么样让这些枯燥的词语“活”起来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把感情投入到情境中,词语不就“活”了吗?除了“镜子”可以放到平静清澈的水面上,其他的呢?“委屈”“自豪”“担心”都是表达心情的,能不能放在一起呢?于是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感觉委屈的事情?”“今天妈妈加班,一直到了晚上9点还没有回家,我真是有些     ”课堂上学生述说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再读词语就把词读活了。指导“铺天盖地”的朗读时我放了一段沙漠上风沙漫天的场景视频,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指导词语理解是我课堂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设计指导朗读词语这个教学过程,我把情境法这一理论用活了,抓住了重点的同时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

第三个环节是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因为学生有了预习和上一环节词语学习的基础,我认为朗读就比较轻松了。所以我就分小节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每一小节的大意,最后填好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好了课文,而且能把课文内容简述出来。

最后我设计了写字指导。我觉得课文中出现的易错的字“陷”、易忽视的字“屈”、难写的字“趟”等要重点指导。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写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就设计了让学生来做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些字怎么记住,怎么书写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字兴趣。

整个备课过程就是我不断将教学理论转化成教学实践的过程。虽然几经波折,几经思虑,但是上完课的收获的甜蜜的。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