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细节里的文明
加拿大之行过去好久了,如今走在我们的大街小巷,总让我回味起在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加东之行的三天,是一位六十多岁、头发银白的司机伴我们同行的。一路上,我们非常好奇地看到他只要看到对面有相似的巴士,他都会做个举手示意的动作,即使在去加东的高速公路,相向而行的两条路间隔着二三十米的距离,他依然会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好奇的我不禁问司机为什么要这样做?在班主任兼翻译Alany的帮助下,他用生硬的中文告诉我们,这是在与对方打招呼呢!在疾驶而过的瞬间,双方可能连脸都看不清,有必要打这样的招呼吗?后来,班主任告诉我,这是他们行业的行为标致,每辆车的司机都会这么做!我想,也许司机虽然看不到对方同行的脸与表情,但只要看到相同的车,想象着车里的同行跟自己一样用同样的方式向自己问候,那再漫长的旅途都不会觉得寂寞吧!
那次,我们在一家法式餐馆里用餐。人头攒动的餐馆里,富有情调的装饰与音乐丝毫掩盖不了弥漫黄油味道。因为不喜欢这种味道,我们吃了点就早早地出来了。来到乘坐的大巴前,车门是开着的,但司机不在。一会儿,我们看见到骑着辆自行车过来了!他微笑着告诉我们,其实,在一路上,只要不开车,他都会骑车锻炼身体。想想,在我们周围的六七十岁的老人,除了有些早晚会散散步外,大多不是在麻将桌边度人生吗?
魁北克古城的人真多,因为我们碰上了一年一度的法兰西文化节。一时内急,我们几个就寻找WC。好容易找到了,还是地下室的,排队等候的人真多哪,人都排到门外几米长了。这么多人,没有听到一次高分贝的声音。我发现,工作人员讲话时,我们都把音量压得低得不能再低,两个人讲话,真的第三个人是听不到的。好不容易到了里面,看到里面的蹲位很多,但人都排在第一个蹲位的旁边,没有一个挤的,出来一个进去一个。虽然一路上,我见到的情况也是如此,但那里的情况都是比较空的,在这样拥挤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保持这样的秩序,真是佩服!当然,也为能成为这文明队伍里的一员小自豪。
从超市购物回来,我们贪图便利,五六个人排着一条长龙逆向行走在非机动车道上,迎面驶来了一辆小自行车,一个十三四岁的白人小孩骑在车上,远远地看到我们,就把自行车停了下来,想等我们过去。领头的同伴招呼我们让出道路,那孩子微笑着骑车过来,碰面的时候,一个个地跟我们道声:“sorry!thank you!”孩子的表情是那样的自然,真可爱!想到,平时我们居住的社区里,道路纵横交错,没有红绿灯的路是绝大多数,但我们每每走到路口,只要横向的道路有车过来,我们看到司机都会停下车来,从车窗里挥手示意我们先过,我们还发现,每辆车到路口,不管有没有人都会停下等上两三秒,有时路口的车辆很多,我们竟然看到,东西、南北的路上的车辆会自动的一辆交错着一辆通过……这样的情景在我们这里能见到吗?真的,很期待!
走过的路,看到的事很多,让我怦然心动的,常常是这些细节!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真是体现在一个个细节里的!
201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