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体验 领悟 思考

录入者: 夏敏芝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06-08    【字体:

 

――赴常州局小学习个人总结
夏敏芝
2012年5月,根据学校安排,我有前往常州局小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5月9号,在局小姜明红副校长的带领下,我被安排在教导处门口左边的一个座位上,当时就非常感动,因为局小的房子,是相当的紧张。
感受一:学生――自信 自由
周一上午8:40,大课间铃声准时响起,旁边的走廊上此起彼伏二年级小干部干脆利落的声音:二*班,立正!两手交叉站整齐!(同学在小干部喊口令时交叉并迅速放下排整齐)脚步与口令一致,口令与音乐一起,迎着朝阳,庄严升旗。只见本周升旗中队三(1)班的3个护旗手神色严峻,踢着正步,护着国旗走向升旗台。升旗台上,主持人先请升旗手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优秀事迹,接着在国歌声中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国旗下,局小的同学们分别简要介绍了局小的百年历史,前任校长和现任校长以及蒋纯老师的教育思想,最后介绍了局小的管理层。听完介绍,大家充分感受到局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智慧进取的管理团队。历史的厚重并没有掩盖这所百年老校的光芒,相反,它正踏着时代的节奏熠熠生辉。
局小的课间活动,更多时候看到的是三五个孩子趴在走廊的地上,或拿出汽车模型拼装或摊开棋盘下棋或几个头凑在一块儿不知道在干什么。所以,他们学校的走廊一直都很光洁。有时,向走廊外侧偶一探头,还可以看见一楼植物园的长凳上,有学生躺在上面双手交叉托着头对着天空闭目养神,感觉他好悠闲,好惬意。
局小从儿童立场出发,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走向自强。我想,这一切应得益于局小参加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新基础教育”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级教育研究课题。该研究从1999年起进入探索性研究,2001年起进入发展性研究,2004年起进入成形性研究阶段。李伟平校长从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始就参加了五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2003年暑假到局前街小学担任校长后,又为局前街小学谋划争取成为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
感受二:老师――忙碌 进取
去局小的第一天下午4:10,我参加了六年级备课组的研修活动。组长请大家针对这个星期的复习课谈谈想法。有老师提出复习时学生错别字很多,建议来次“错字集中营”的活动。先让同学找到产生错别字的几个来源,再划分错误级别:错1遍的――绿色级别;错2遍的――橙色级别;错多遍的――红色级别;接着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或是书写习惯导致的错误,或是字形混淆产生的错误等。最后让同学自我分类,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有老师发现同学背书不行,建议开展背书接龙活动或早读课开火车背。还有老师拿出自己《广玉兰》的教学设计,简要叙述开始部分是用文中学过的词请同学说说课文内容,接着告诉大家你们用学过的词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老师用文中学过的词写成了一首小诗,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接下来是过渡。新授部分就是读,学习花、叶并批注。有老师说可以先听写词语,再创编小诗;有老师说这又是主题先行;有老师说你先认为是怎样的,再怎样,那就是演绎,之前被否定过,不行。有老师说一要抓学生的读,二要抓写作特点。还有老师说这跟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荷花》一样,比较难教。最后大家聚焦“如何把老师解读的内容设计进去”展开了讨论。整个备课组一共9人,八女一男,整个研修过程,没有一味的牢骚,只有建设性的意见,感觉她们的讨论一如广玉兰,充满活力。
有一天,我到中办去找我一位熟悉的老师,她说着说着就向我推荐一本名师工作室编写的«小学语文课型研究»。我很诧异,熟悉的两个女人聊天,不是聊衣服就是聊吃啊家庭啊,而她却向我推荐书籍,感觉局小的老师周身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味。
感受三:管理――有效 有力
从他们的大课间看,他们的日常管理基本分为4个层次:校级领导-中层-值日老师-各班相关老师。譬如大课间,8:40,音乐响起,分管几个班级的体育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班级所在地站好,等待并观察班级出操情况;班主任带领并负责学生的活动项目及安全情况;值日中层巡视全校活动情况;副校长监督。他们无一缺席,都到操场上关注着学生,很负责地做好自己的事。不会想:反正就是看看的,没什么意思,也不会出什么事,不去了。当然,这种安排也是建立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的基础上的。
大课间跳长绳时,姜校长会全程监督,之后当场跟巡查的值日中层进行交流,友情提醒:大课间音乐起,各班学生要迅速安静有序地到场,体育老师要注意哪个班级晚到,特别是带头的班级,活动后了解情况,并要求注意速度。从他们对学生出操的速度看,也许他们是把出操排队的过程与疏散演练合二为一,出操排队下楼的过程就是潜在的疏散演练,每天进行,形成习惯,早作准备,不仅保证了安全,也保障了生命。
又如课间,巡视;中午或大课间,值日老师巡视所辖一层楼的走廊,指导学生的课间活动,注意活动安全;中层巡查老师值日情况.那时我心里还在想,会不会有人偷懒?答案是:没有.因为那次我到教室里去找一个老师,跟她讲话,讲着讲着她就提醒我说是今天她值日,我们到走廊上去讲吧.到走廊上,她不时地提醒学生趴边上点,我看她任务在身,也就不好意思多讲,一会儿便走了。
感受四:活动设计――智慧 有序
他们大课间的活动场地小得可怜。我询问了体育老师,他们活动的场地大小是一个篮球场22米,加9米和边上的5米,大概是42米,二、三、四共有22个班级活动。这个数据在我们学校,肯定会脱口而出:这怎么活动?算了,别活动了。但他们的事实告诉我们:可以活动,而且可以活动得很好。那他们究竟是怎么活动得呢?学生到操场后,先是全班跑步,围着班主任,形成一个1人宽的长椭圆形,慢跑5分钟。学生齐喊结束后(录音),很顺畅地就2个学生或1个学生1个老师地摇起了长绳,进行整班穿跳(大部分班级,也有1个班级是面对面个人自由跳),直至结束。这么小的地方,如此巧妙的安排,让我联想到现在大户型和小户型的房子,它们的装修思考角度不同,小房子可以在设计巧妙,如何提高利用率上花功夫,而这两点,却很能看出设计师的装修水平。局小的老师,就是有着高超设计水平的一群老师。
正是这样,每年市里的运动会,竞赛不说,田赛上局小年年都是第一。让我感受到他们:遇到困难,没有一味地抱怨,而是智慧地处理,智慧地设计,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感受五:学习――得自己找机会
姜校长安排给我的那位周主任,太忙,一天到晚不见人影,想跟她说句话都不可能,没办法,我就只能自己找机会听课.听说金主任要去参加一个语文沙龙活动,我就说我也想去,他就把我带去了.听说许嫣娜要上课,我说我也想去听,就去了.那次她们还对外公开,我叫了王敏红和胥静两位老师去听,她们学校的老师还说没这回事.也幸亏那天听到了她的课,等我们想第二次再听她的课时,她已经去杭州上课了.还听说有人在评课,我说我也要去听的,就被我听到了常州市教研员朱洁如精细的磨课过程.
在我心中,从来只把名师,当作一道遥远的风景,可以看、听,从不想自己去做。喜欢许嫣娜,是因为她的美丽。但自从那次找到机会听了她的《放小鸟》一课之后,被她整堂课无处不在的教学热情,无处不见的教育智慧感染了,让我真正明白了“心在哪,智慧就在哪”在教学设计上的运用,也让我真正明白了一切,皆教学资源。只要用得巧,用得妙,那就能达到资源的融合,达到课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爱名师并不仅仅只是外表。
总之,在局小学习的半个月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勤、勇、朴、诚(勤勉自励、勇于创新、返朴归真、坦诚相见)”的学校文化和局小老师“和善、悦纳、睿智、大气”的品格,我还学到了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全校上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整合开展多项活动的智慧方法也使我倍受感染,可以说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将以此为起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围绕服务教学、服务学生,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促进学校发展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