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他们这样改变不做作业的孩子

录入者: 杰伊·马修斯 李茂 译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10-09    【字体:
    艾比·赫尔南德兹很少完成家庭作业,芬博格决定对她进行家访。

“我想让她做家庭作业,芬博格先生。”艾比的母亲用西班牙语说,“但艾比是一个电视迷。她每天看电视到深夜,直到节目结束。”

芬博格注意到,艾比家的公寓很小,36英寸的电视机显眼地放置在客厅的橱柜上,成为这个局促空间的绝对核心。无论什么时间,电视都开着。虽然没有有钱电视,但无线节目就足够填满一个十岁孩子的一天了。

艾比看西班牙语频道的肥皂剧,看英语频道的卡通片,她还看喜剧,明星的八卦新闻,她什么都看,跟她的爸爸、妈妈和两个表兄弟一样。

“艾比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学习成绩跟她的实际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芬博格一边听艾比的母亲说,一边想法子。

“应该对看电视进行限制。”他说,“如果她完成了家庭作业成绩,你可以奖励她每晚看一小时的电视——必须把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因为任何东西做多了都会变成坏事。”

孩子的母亲微微一笑,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她把艾比叫过来,告诉她这个决定。艾比说她明白了。

然而,艾比第二天仍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你要耍我。”芬博格嘟囔着对自己说。

晚上,他又和艾比的指导老师比博一起去了艾比家。大门微微开着,艾比坐在沙发上,正在看电视。

“怎么回事?”芬博格问正在厨房做饭的母亲。

她看着他,耸了耸肩膀:“我能怎么办?她就是不离开电视。”

“你知道你该怎么做吗?”芬博格说,“你应该把电视机给我。”

“我不能把电视机给你,我们只有这一台。”

“但你告诉我你对阻止女儿看电视无计可施,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电视机搬出家门。”

“没错,”母亲说,“但我不会把电视机给你。”

芬博格决定孤注一掷,他打出最后一张牌。“我也不想这么做,但要么你把电视机给我,要么你的女儿不再上KIPP了。”

比博在一旁听后一惊,这一点很激进,但她能看出其中的道理,这是冒险的,但却是必需的。她屏住呼吸,听孩子母亲会怎么说。

母亲沉默了好几秒钟。看上去她并没有心烦,只是在思考。之后她说:“把电视机拿走吧。”

在一旁仔细听着的艾比一下子哭了。芬博格拔掉了电视机的插座,准备把它抱走。他说:“艾比,你只要连续三个星期好好完成家庭作业,就可以把它挣回来。”

36英寸的电视机是个大家伙,芬博格跌跌撞撞地出了房门,经过两层楼梯,把它搬到了车上。第二天,他把电视机搬到了比博的教室里。几个学生认为这是明显昏了头的芬博格先生最极端的疯狂之举。有学生对艾比说:“我可不想让他搬走我的电视机。”

接下来的三个星期的规定是,艾比每天早上得把家庭作业带来,放在电视机上,这一特殊政策让艾比在同学中出了点小名。为了拿回电视,她遵守了契约,三个星期里每天都要完成了家庭作业。

芬博格说到做到,他把电视机抱回到车上,送回艾比家,重新让它颇有仪式感地回到了客厅。他给电视机插上电源,对艾比表示祝贺:“记住这是你挣来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

在这件事情之后,艾比有开心的日子,也有糟糕的日子,但她的家庭作业总是能完成。她学会了如何专注于重要的事情,后来以全额奖学金考上了德州农工大学。她的校长回忆说,艾比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品德上都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芬博格和电视机的故事被反反复复地讲了很多遍。芬博格说他从来没有完全确信过这样做就是对的,他承认他对艾比家庭生活的干涉远远超出了应该有的限度。但他认为,他无所顾忌的鲁莽行为对教师们产生了一个好的影响,他们对他表现出来不计后果的勇气表示祝贺。这样做还向孩子们发出一个信息,即他会为确保他们拥有获得良好教育时间和机会而近乎疯狂。

(本文节选自《每个孩子都爱学——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杰伊·马修斯著,李茂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1年度10月出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