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林南小学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方案

录入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08-23    【字体:

 

武进区林南小学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地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的家园。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环保教育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创建“绿色学校”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商讨,对照《常州市“绿色小学”评估标准》,以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创建目标
1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 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三、创建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我们成立由一把手校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科学、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切实抓好整个创建过程。具体组织如下:
组长:蔡小玉          副组长:费震浩 严国春
组员:夏敏芝    徐德元    张佳慧    邹小芬    蒋钰    
对照《常州市“绿色小学”评估标准》,我们制定创建活动方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创建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的意义和目标,以增强争先创优意识,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环保队伍,营造环保氛围。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研究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推动校环保工作。
5、加强课程建设和管理,编写环境教育教案,并在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活动中实施。
(三)、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通过校园网增设绿色知识讲座栏目宣传环保知识,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继续做好“无烟学校”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办公室整洁,班级卫生,厕所清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
(四)、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年级段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年级段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校园网、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班班通”系统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3、发动学生,组织“绿色卫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4、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社区环保实践活动。各部门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活动。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绿色学校专题网页;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发环境教育课程体系。
(五)、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学校档案室和各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录像等资料要妥善管理。
    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了校园的清洁优美、清新宜人、文明健康、绿意融融,我们将竭尽全力,确保争创活动的顺利开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