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叶子片片

录入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06-05    【字体:

课题: 16  叶子片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各式各样的树叶,让学生观察、欣赏叶的造型美与色彩美,使他们亲近大自然,发掘自然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根据叶的形状、表面肌理,采用磨印的方法,创作美术作品,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3、培养观察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扩展思维,促使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树叶观察与欣赏,分析叶的肌理特点、造型美与色彩美,拓展思维与想象,创造性的表现自己所联想的事物,抓住他们的特征,用自己所擅长的技法,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在掌握树叶特征的基础上,抓住联想实物的特征,加以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用于磨印的颜色、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绘制几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2、情景导入:播放歌曲《小树叶》,引发学生联想,冬天到了,树妈妈的孩子们都离开了她,她好伤心啊!小树叶在哪呢?小朋友你知道吗?
3、讨论。
4、分析自己手上的小树叶。
展示学生搜集的叶片,感受这些叶片的造型美、色彩美。你看到的这些叶都有哪些形状?(掌状、针状、羽状、椭圆形、梯形……)触摸叶片,感受叶面的肌理。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5、尝试绘制小树叶,给大树妈妈找孩子。
二、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
对同学们绘制的各式各样的树叶进行观察、分析,并代表树妈妈对他们表示感谢。
2、树叶的联想
A、叶子的故事,你知道叶子是有生命的,他们也有故事,你还知道其他的吗?(启发联想)
B、叶子的伙伴,讨论:叶子周围有哪些伙伴?长得什么样?(启发联想)
C、展示各种造型的叶子,讨论:这些叶子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启发联想)
三、尝试表现
1、欣赏图片与教师范作引起制作兴趣,吸取方法。
讨论画家和老师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如:绘画、摹印、想象画、故事画等。
2、教师示范方法,特别是磨印的方法。
3、将画家和教材中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学生尝试创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要勇于打破常规,自由地创作和表现。
四、展示成果
展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并评出谁的构思最巧妙,谁的想像最奇妙。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六、课后拓展
收集新奇叶片或其他肌理独特的素材进行拼贴,美化你的生活环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