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小鹰学飞》说课稿、教案
《小鹰学飞》说课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鹰学飞》。《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生动有趣,富有动作性,激发儿童进入角色,动手动口。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仔细观察,起行合理想象。文章层次清楚,分为三大段,这三大段结构相似。所以在教学中要渗透学法指导,是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一个教学原则。
[说目标]
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情趣性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全文,尤其是读好三次对话;
2、抓住重点语段,品词析句,具体感悟,理解文章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道理。
[说重、难点]
重点: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全文,尤其是读好三次对话;
2、抓住重点语段,品词析句,具体感悟,理解文章意思;
难点:启发想象,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识知规律,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
1、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通过情境导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
2、品词析句法,朗读训练时,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比较、读、悟、表演使学生体会到文中语言运用精当之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的一系列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悟意,从而逐步掌握此类课文的读书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在复习了生字后,设计了“小鹰跟着老鹰学习( ),一共飞了( )次,分别飞到了( )( )和( )。
(边填空边简笔画板书。)
【设计理念:简单的导入,邀请学生一起体验飞行的快乐,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让学生回忆文章的脉络,为进入新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充分品读,读中感悟。
在学习1-2自然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件,让学生看到小鹰已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引导学生想小鹰这时会怎么想呢。再抓住重点字词“高兴”、“喊”“已经”,通过反复朗读地方法体会小鹰自以为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行的本领就已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的高兴、满足的心情。
接着通过谈话和朗读的方法,“这时候,老鹰是怎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设计理念:这一阶段的教学利用文中重点词,让学生的读读、说说、演演来调动他们全员参与,从动口、动手、动脑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教学中的读、说、演正渗透着学法的指导,为结构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作好铺垫。】
由于第三、四段和前两段的结构完全一样,所以在学这两段时,我用的时间比较少,通过“孩子们,你们认为小鹰真的会飞了吗”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小鹰飞到大山上空后的骄傲的心情,感受老鹰说的话意思,让学生明白有本领的鹰应该飞得比这更高,老鹰希望小鹰不能自满,要把飞行本领学得更好。最后,我设计了“小鹰已经飞了两次,这时它又会怎么想呢?”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小朋友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大胆想象,促进理解
在学习五、六自然段时,我通过创设情境,动员全班一齐飞。“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学生加大了动作的力度,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妈妈认为他飞的还不算高,只好继续往更高的地方飞去……学生通过表演,悟出“鼓起劲”与“拼命飞”的含义,这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爬上山顶”,“爬上高楼”“跑了好几圈”都会急促地喘气。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喘起气来。这时,老师巧妙地过渡,指导学生朗读“急促地喘着气”这句话,这里用调动生活经验的手段,使感情朗读有了扎实的基础。
接着引读第六自然段,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发散学生思维,设计“孩子,你往上看!老鹰是想告诉小鹰什么?”“小鹰看到比它飞得还要高的鹰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通过讨论交流,带领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小鹰通过老鹰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终于明白了学无止境,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永远前进。
【设计理念:驱逐学生的想象,达到悟理的目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学习生字
一年级写铅笔字的要求是写正确,二年级要写美观了。因此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特点,笔画变化,来把字写美观。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全文,尤其是读好三次对话;
2、抓住重点语段,品词析句,具体感悟,理解文章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昨天我们学习了《小鹰学飞》,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下面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词串。
2、 我们班的小朋友读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戚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请你们把眼睛闭上,嗖的一下,睁开眼睛,现在你们都长上了翅膀,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鹰。
二、创设情境,理解内涵
1、请小鹰们站起来,闭上眼睛,张开双翅,跟着老鹰开始我们的飞行啦。今天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我们飞呀飞呀,飞到了一棵大树上,一阵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不时还传来一些鸟儿的鸣叫声,小鹰们,你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画图)非常高兴非常激动,你会说些什么呢?那么课文中的这只小鹰它的心情如何呢?我们班的哪只小鹰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2、我们和文中的小鹰一样很高兴很激动,因为觉得自己会飞了,但是此时的老鹰赞成吗?你从哪里看出老鹰不赞成的?(摇摇头,不算会飞)动作、语言中表现出来。
请两个同学上来扮演小鹰和老鹰。
3、小朋友们扮演地真好,停在大树上的小鹰因为没有得到老鹰的认可,只能又跟着老鹰飞了,我们飞呀飞呀,飞到了一座大山上面,我们看到了变小的房屋和一望无边的田野,山这么高,我们真了不起。小鹰的心情和我们一样非常(高兴、激动),它说了什么?(我真的会飞啦!)同学们想一想,小鹰飞到大树上的时候说自己已经会飞了,这次说自己真的会飞了,为什么第二次它用真的而不用已经呢?(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飞得高,它想这次能得到老鹰的肯定了。)小鹰此时心中有些得意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这次小鹰比上次飞得高了,老鹰还是觉得它(不算会飞)。 同桌互读并表演。
4小鹰的两次飞行都没有得到老鹰的肯定,小鹰们,你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不服气,肯定能飞得更高的)于是我们就只好继续跟着老鹰飞行了。赶紧张开双翅,飞呀飞呀,这次我们飞到了(白云的下面),哇,大树都看不见了,大山也变矮了,我们真的是越飞越高了。
5、读第三部分,找出描述小鹰飞行时的动作的词语。(鼓起劲,拼命),这些词表现了往高处飞的不容易。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鹰的样子。此时的小鹰特别想得到妈妈的肯定,它说:“我……现在……总算会飞了吧?” (急促地喘着气,模仿,反复读,表现很累)但是老鹰是怎么说的呢?老鹰这次虽然没有表现出不赞成,但是它告诉小鹰上面还有鹰在盘旋呢,是希望小鹰不要(自我满足,要不断学习,一往无前。)
6、此时的小鹰看到了白云上方的鹰群,会对妈妈说什么呢?拓展——“想一想”:小鹰听了妈妈的话看到了什么?它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小朋友们真有想象力,说得真棒,此时的小鹰不再像开始那样骄傲自满了,变得谦虚了。)
7、小鹰的三次飞行结束了,但是它和妈妈的三次对话却让人记忆深刻,我请同学能根据不同的情境来分角色读一读。
8,总结:文章就是写了小鹰先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再飞到了大山的上面,最后飞到了白云下面的三次飞行过程,小鹰的心情也从高兴激动到得意洋洋,到最后的失落谦虚,使小鹰和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飞得更高更远,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同时也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我们要一往无前。
三、学写生字
对于我们同学来——像要和老鹰一样飞得又高又远,必须先掌握好知识。掌握好知识要从写好字抓起,所以我们一起来学写本课的两个生字:盘、旋。
盘:上下结构,舟字头。
旋:左右结构,方字旁,注意左窄右宽。
三、课后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分角色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