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低段第11周校本研修纪实

录入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3-11-13    【字体:

 

               

    1111日下午,宋春红老师为我们了一年级的堂家常课《连加连减》,也为我们研讨低段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

    宋老师用亲切的教态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完成了教学。教学中,宋老师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把书上的2道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最后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课后,小组成员就这节课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家在肯定宋老师进步的同时,也提出了本节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老师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由于个别学生平时对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训练的少,所以对动态课件喂小鸡的过程及摆小棒的过程不会用语言表述,不会提出数学问题。以后课堂上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很多学生有学前的学习基础,所以对连加、连减的学习感到不吃力,只有少数学生计算速度较慢,所以教学中还要照顾到少数学生的学习心理。

    每一次研讨就是一次互相学习,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宝贵的经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