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16年4月南京中小学校园影视制作培训活动总结
从4月10 日到15日的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制作培训结束了,如果让我形容这次培训的感觉的话就是充实和惊叹。每天培训从8点半到下午4点半,中午只能休息1小时,非常充实。惊叹培训所在地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素质和成就、也惊叹如今影视制作器材的高端和专业。
几天的培训班里安排了满满的课程和外拍实践。课程每一场都是精彩绝伦的讲座,做讲座的专家老师都是在影视或摄影领域里的行家,给我们讲的也是“干货”,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为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班感到荣幸。老师们讲的内容或许能在书里看到,但是如果光看书是很难领会的,经过老师讲课就不一样,听老师的课实际实用,而且还会结合实例来讲,配合培训班安排的外拍实践,能够验证学习收 获,感觉自己在技术与审美方面都有所提高。
这几天的学习结束后,我总结了几点心得,与大家共享。
一、前期摄影方面
1. 摄影器材的使用需要扬长避短,专业单反有高分辨率和高宽容度等优势,容易拍出高画质的素材;手机和小DV也有体积小、景深大,能一镜到底、摄影接力等优势;
2. 能用支架尽量用支架,不要乱晃镜头,保持镜头平稳很重要,尤其是在光学变焦时会放大这种晃动而令素材报废。
3.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无论拍摄什么都需要考虑现场能够提供的光源,并寻找能够体现光的角度。例如,阳光的逆光或侧逆光拍人物最好;阴天的柔光最能表现柔滑的质感,晚上的灯光是照片的造型师,手电筒光等人工光源也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4. 要捕捉有感染力的瞬间,总的来说就是要让画面有能够打动人的东西。不妨找一些刁钻的角度试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摄影师要舍得蹲卧爬趴;
5. 拍人物要注意拍完整,最忌在关节处切掉,例如最常见的切掉脚踝;最忌取了人和人互相重叠的角度;想办法让人物的背景不要那么杂乱;
6. 摄影需要有编辑意识,对同一主体采用多种拍法,多拍一些补丁镜头和空镜头用于镜头剪辑之间的过渡;
7. 拍摄要有前景意识,但不要为前景而前景,构图尽量避免影响画面美感的东西,如电线杆,人物头像重叠等。当然,摄像和摄影方面还是需要通过多次实践来提高的。
二、后期剪辑方面
1. 从观众的视角来剪辑,在第一个画面吸引受众,2~3分钟一个矛盾,1~2分钟一种镜头;
2. 精选素材,可有可无的无效场景坚决删除;
3. 镜头组接有要景别概念,组接长度:远景8-10秒;全景6-8秒;中景3-6秒;近景1.5-3秒;特写0.5-1.5秒。并注意情绪与节奏;
4. 我们的眼睛看清的只是一个点,所以微电影的镜头要突出主角,提示观众;
5. 背景音乐应及时恰当地出现,渲染感人画面;
6. 运动轨迹要符合人眼的习惯,分镜头注意轴线规律,方向不要错乱;写意与写实镜头交叉使用能减少视频厌倦;
7. 转场时多用特技,少用特效,如先有声音的空画面转场、如有配音,应先以配音为主轴,再剪辑画面;最高明的组接是让观众感觉不到镜头组接的痕迹;
8. 声音继续,画面切换的交叉蒙太奇手法,能加快影片节奏。(《色戒》中的快镜头)
9. 影片色调明暗等要一致。色调的转变往往是回忆或梦幻;从左向右移镜头是正常叙事,从右向左移镜头是追溯往事;特写镜头表明矛盾冲突将发生。
三、剧本创作方面
1. 按流程进行导演创作:创意——文学剧本——剧本——分镜头剧本——故事板——开机;对应的创作语法为:叙述性思维——代言体思维——规听思维——形象思维——开机准备会议;
2. 一个剧本的永久价值在于其性格的揭示,情节是性格的历史;
3. 作品应该是以人物本身感人,而不是故事;
4. 把事件变成故事,让故事充满矛盾,让矛盾无限放大。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次培训收获很多,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我要用手中的数码设备去留住生活中最美的时刻。最后感谢此次让我参加培训的单位领导,相信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一定会让我们交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