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我校开展基于乡村生活场景的新课标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为深化学生规则意识,我校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英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王教师以教材中的“Red Man, Green Man”“Zebra Crossing”等核心词汇为切入点,通过英文儿歌、情景对话和图片互动,帮助学生掌握“Wait for the green light”“Look left and right”等实用交通规则表达。
课堂上,学生化身“小小交通员”,用英语模拟过马路场景,复现教材中“How to cross the road safely”的对话,并分组探讨“No zebra crossing? No problem!”的替代方案,将语言学习与安全知识深度融合。教师还借助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对比中外交通标志差异,强化跨文化认知。活动尾声,学生们用英文撰写安全倡议书,呼吁“Follow the rules, protect our lives”。
朱老师以“Rules in the Library”为主题,呈现了一节生动而富有深度的英语公开课。课堂以“规则意识”为主线,通过情境浸润、角色体验、实践创造,带领学生感悟规则之美,展现英语课堂的育人价值。
朱老师通过Magic eyes的小游戏复习本单元之前学过的词汇,又通过看图回答的方式复习了cartoon中的课堂规则。Story中的图书馆规则,朱老师则通过展现学生自己的真实校园场景来引出思考。在课堂中,朱老师设置了很多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of Liu Tao? What can you say to Liu Tao?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维的场景。角色扮演环节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朱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场景分为三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来演一演。课后拓展部份,朱老师显示呈现了自己班级平时学生不遵守纪律的一些图片,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制定班级规则。
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这节课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李老师认为这节课中的批判性问题后移会使故事的情景更加完整,也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场景中。朱老师认为在课文结束后增添一个问题:Who do you like best? Why?能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内容,感受本课主题。
本节课堂不仅教会学生“用英语谈论规则”,更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遵守规则、共建和谐的种子深植心田,真正实现语言学习与德育美育的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