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二阶段总结(2016.9——2017.7)
本阶段我们致力于研究“基于学生实际,创新计算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分别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家庭教育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一) 创设情境,精彩导课
现代教育学教对儿童学习心理研究证明:兴趣、情感、动机、目标等对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就是认知的兴趣。但要使这种学习兴趣能持久,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如:探索性情境、竞争性情境、游戏性情境、故事性情境、操作性情境、激励性情境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导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直观演示,理解算理
计算的低效往往在于,抽象的算理让孩子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教具的展示,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直观演示在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要使小学生迅速掌握计算知识,应从直观入手,运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事物,掌握知识。
(三) 自主探究,合作优化
在计算教学时,一道算式出来后,让学生们把计算的方法在脑子里想清楚,并小声说一说。此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在旧的知识技能基础、方法基础、思想基础之上,通过积极地独立地思考,推陈出新,顿悟出解决问题的新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独立思考有了结果之后,鼓励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法,再在全班交流各小组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合理地组织语言,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倾听、理解别人的方法,并能通过别人发言的启发再思考出新的方法。
(四)反思错误,培养习惯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效率。
二、家庭教育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它既有数学味,又有生活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考虑如何调动孩子的最大积极性,发掘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的,家长把知识融入到游戏中,相信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积极性会更浓。
1.让孩子去买东西是学习数学的捷径
经常问一问孩子“大概有多少?”尽量不要在家里重复学校的学习方法。反复用一种方法练习,容易使孩子产生“又来这一套”的想法。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家长可以常问问孩子“×××一共有多少?”使孩子养成习惯,看到任何事物都可自觉地将其归纳为“多”和“少”的概念。教孩子学计算的时候,不要使孩子感觉过于突然。如果能使孩子养成看见任何物体都会自觉进行“一共有几个”的计算习惯,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就可引导孩子进行“数字比较”练习了。可让孩子数桔子、草霉,楼梯及车站的台阶等。一旦孩子数对了,应及时表扬。
商店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最好教室提高孩子的加法计算能力,最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莫过于数钱币了。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学习,可以称得上学习的捷径了。如“5个一角的钱为5角”,“用~元钱买一个3角钱的夹馅面包,应该找回7角钱”。尽量要求孩子快速回答问题。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极好途径。用钱币训练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计算本领。
做减法练习之前,请大量进行加法练习如果孩子计算减法的能力较差的话,在进行家庭辅导的时候不要过多地进行减法练习,而应该进行加法练习。这样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加法计算,那么孩子便会不知不觉地掌握减法计算的能力。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使孩子觉得加法计算十分有意思。请注意,有时候孩子会不假思索地。顺利地写习题,这是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上的证据。集中精力学习才能使孩子具备真正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游戏
加法游戏用硬纸板和火柴棒制作一个旋转陀螺,让孩子将陀螺倒下时所指的数字与陀螺正中的数字相加,看谁算得快。
掷骰游戏准备两个骰子,同时投掷,让孩子算一算,两个骰子加在一起的数字为儿。除搞加法计算以外,还可以让孩子将数大的一个减去数小的一个,看谁先算出得数。
合成分解游戏以3张扑克牌为一组,可使用1-10的扑克牌。先放一张扑克牌在上面,将另一张放在第一张扑克的左下方,让孩子说出第三张扑克应当等于几。
扑克计算游戏准备1至10的扑克牌40张,让孩子拿其中的2张,如果相加等于10的话,这2张牌就属于孩子了。看谁得到的扑克牌最多。
三、社团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据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学生的计算存在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我校还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如:精打细算社团、数棋社团等等。下面我主要谈谈数棋社团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
国际数棋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把学和玩有机的结合起来,逐渐把他们爱玩的天性转化为学习的乐趣。国际数棋活动能激发学生玩好数学的信心,诱发学生心中的求胜心,引领学生走向数学成功。
国际数棋行棋的主要依据就是四则运算,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基本功。
一、提高口算心忆能力。
数棋对弈过程中,除了“移”和“邻”之外,“单跨”和“连跨”这两种形式都需要四则运算,期间也不可能同平时计算那样准备好草稿纸,游戏的规则决定的棋手的计算只能是口算。
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口算不会只有一步,多步计算中的大多数也不会只有一种运算方法,学生要记忆一段或几段棋子的运算过程和结果,最后在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动手行棋。
因此,直接口算多步的混合运算,而没有任何的书面形式,这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就存在一定的要求,在一场比赛的行棋过程中,学生要经过数十甚至数百道四则混合运算的口算训练,这对于他们口算心忆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利的。
二、 提高运算熟练程度
前面已经提到国际数棋行棋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四则混合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学生根据需要自由灵活的决定一系列运算的先后顺序,并且在对手面前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包括对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也能够进一步熟悉,配合平时数学学习中对该运算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
三、提高数学计算效率
由于是竞赛游戏,在速度上有一定的要求,棋手在行棋过程中,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以最快的速度思考计算。这就避免了平时计算训练中开小差、懒散等问题。
行棋则要求准确无误、迅捷规范,而对方者要认真倾听、分析检验和判断对手的计算过程及棋步表达等是否正确,并快速做出反应。这样的话,自己的计算出现错误时也能得到对手的指正。为了不被对手抓住把柄,棋手必须提高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因而,在双方的较量过程中学生数学计算的效率将迅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