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录入者:    来源: 参考资料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7-11-09    【字体:

一、处理好基本算法和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关系

     《新大纲》对计算、教学明确规定:淡化笔算,加强估算、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100 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算法是用竖式计算。基本算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减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而算法多样化则是体现同一道计算题不同的计算方法,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倡导算法多样化,要遵循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中既要根据题目

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探究与自己的思维方式相适应的方法进行计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算法多样化的能力,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适合自己学习策略的途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处理好基本算法与多种算法的关系,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算法。

二、尊重个性,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探索

      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他们现实起点的基础上。如18+47,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既可以选择小棒或计数器来计算,也可以尝试用坚式计算,还可以口算。选择哪种方式来探索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针对个体而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我们应该尊重个性,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探索,不要作统一要求。当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的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可能暂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无论哪一种情况,我们都要鼓励学生。对那些一时没找到算法的学生,只要他们努力的去探索了,积极思考了,也要给予肯定。事实上,只要学生自己亲自动过脑筋,即使他们没有探索出算法,他们更有可能愿意与同伴去交流。我们必须清楚:虽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的算法,可能是不简便甚至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但这是学生自己探索出的方法。对于自己找到的方法,学生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喜欢用自己的方法。无论学生探索出的算法是否优越,他们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我们再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更是得到了激励,就会有更强的学习动机。

三、借助知识迁移,探究计算方法

       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爱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借助知识迁移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究,是新课改下计算教学的新观念,这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亲身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每一位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提升。比如“小数加法”的计算,我们可借助整数加法的知识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使教学事半功倍。

四、重视估算,并合理灵活运用估算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要让学生能估计计算的结果,并能够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说明。可见,估算也应成为学生必备的运算技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并灵活地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估算。通过估算要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估算方法,并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同一道题,由于估算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因而估算的结果也有可能不同;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

采取的估算方法也有可能不同。教学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估算方法,突出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

五、尊重差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在计算题教学时,我们要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实际上,几十个学生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由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的不同,解决问题时的策略必定是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们在教学时不要把多样化变成“一样化”,但也要注意,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对几十个人去解决同一个,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不同的算法,也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所有的算法,学生能掌握几种就掌握几种,我们不要做硬性要求。他们在计算一道题时,喜欢用自己经过独立思考获取的方法来计算,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探索出的方法是最简便的,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如计算3.9+2.5 时,有的学生喜欢先从十分位算起,有的学生喜欢先从个位算起。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个体差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不做硬性要求。因此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我们即要求他们理解并掌握一种基本的计算方法,又要求学生应有探索不同算法的愿望,并养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良好习惯。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 我们应让学生切实经历计算的过程,熟练掌握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并积极倡导和重

视算法多样化和估算的策略。同时,还要根据学的生实际情况,

尊重差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不断提

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水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