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三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2017.9——2017.12)
本阶段我们致力于研究“基于培养计算能力改进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分别从讨论问题式评价对计算教学的意义、成长记录本评价对计算教学的意义、测试评价对计算教学的意义、评价方式多样化对计算教学的意义等方面来研究。
一、讨论问题式评价对计算教学的意义
讨论问题式评价主要以问题形式让学生讨论作为评价的方式,这一评价的优点在于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比如“带分数乘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 ×10,学生思考后汇报:
⑴2 ×10=2
×5=2
=7
⑵2 ×10=2.5×10=25
⑶2 ×10=
×10=25
在出示这几种方法后,学生中已经有很多人忍不住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第2种方法肯定是对的,他采用化小数的方法,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新内容。
生2:既然第2种方法是对的,那么答案25就是正确答案,从结果来看,第3种也是对的,采用化假分数来做。可是我觉得第1种方法也好象没有错误啊,为什么答案是7呢?
(大部分学生有同感)
师:是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生(突然茅塞顿开):我知道了,因为2 ×10=(2+
)×10=2×10+
×10=20+5=25。而他的问题出在了2
×10=2+
×10=2+5=7。
二、成长记录本评价对计算教学的意义
写数学成长记录就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数学成长记录有点类似于数学日记,但比数学日记更灵活,它不需要天天记,有事就写,有感就发。在数学成长记录本中,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成功与失败,困难之处与感兴趣之处,记录下自己数学学习的历程。一般来说,学生开始对写数学成长记录都感到困难,因此,我们指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写作:①计算的方法与过程,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解法;
②困难与解决(学习或心理方面的)
③欣赏与感悟(对他人,对事物,对数学读物)
④总结与反思(课本章节小结与测试)
三、测试评价对计算教学的意义
测验法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主要使用于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在考试方式上将试卷分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知识的兴趣。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尝试着编制不同层次的AB卷,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试卷进行考试。如果低一层次的A卷有不错的成绩,可以申请高一层次B卷的考试,让学生有一定的攀登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评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学习动力,形成良好循环的竞争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心理基础。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对计算教学的意义
①考查形式不单一
学校中传统的考查学生知识水平的形式是书面考试,除了这一形式外,可拓展其他途径。如从师生谈话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作业检查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从数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成长记录中了解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技能……。这样的多种形式考查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发展的情况,以及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利用学生学习中闪光的因素激励每个人发展进步。
②评价时间能延迟
在课堂学习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当学生答错后,教师马上判错,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感,会丧失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轻易地给出“对”或“不对”的结论,而要灵活地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无拘无束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
在书面考试中,如果学生自己对测评结果觉得不满意,我们应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我们就以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