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高年级数学组开展第五次校本研修活动
十月十二日下午,中高年级数学组老师在高年级办公室进行校本研修。本学期数学组研究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也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所以本次研修的主题是听、评析顾洁梅上的《分数与整数相乘》一课。
首先由顾老师自己进行了说课。说了教材,教法,学法以及设计意图。然后各位听课老师畅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看法。
赵晓霞老师认为,在听了顾老师上的《分数与整数相乘》这堂课,她感到本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乘法。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虽然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估计有学生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含义,关注学生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理解和掌握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 顾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理解意义――明确算理――巩固提高――形成技能,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中。
叶苏红老师说:“这节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算法和算理 。计算教学的课注重的是讲明算理,掌握算法,一般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顾老师都创设了实际情境,都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老师编了做绸花的实际问题,再通过画线段图,列出算式,从而有利于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这样处理,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的结果。“
何均老师认为,在计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只关注教会学生如何算,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由于算理不清而导致的只会机械算,不会灵活运用的状况。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顾老师通过连续追问,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蒋红琴老师说:“关注细节,注重数学的严谨 在教学先约分再计算的算法时,顾老师改编了教材,设计了一道比较大的整数与分数相乘的题目,对比之下简单与复杂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听课,评课,我们发现顾老师这节课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本真”的教育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全体组员在以后的计算教学中,取长补短,将计算教学教得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