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数学教研组第三次校本研修

录入者: 沈佳玉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380    发布时间: 2019-10-09    【字体:
微信微信
QQ空间QQ空间

     随着各国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合作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话题,社会各领域都对合作进行了关注,而合作学习的出现,是教育界将合作这一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之一。合作学习在世界各国取得的成就,使我们更加确信这一教学策略有可能在教书育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合作学习传入我国,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地区以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都尝试运用这一教学策略,数学学科有着实施合作学习的优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实施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多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各个学段的数学教育都进行着数学合作学习实践,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新课标的倡导下积极探索数学合作学习之路。然而,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直都是偏重于以知识为重心的教学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老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己经司空见惯。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实际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成绩与问题是并存的,甚至出现了形式化,泛化的形象。其中,教学设计、小组分工、学生心向、学习过程、总结反馈都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常常在进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伪合作”现象,出现“伪合作”现象的原因在哪里?有哪些原因是出在教师身上,哪些是来自于学生本身,哪些原因是自第三方身上的?

    低段数学就此开展了一次理论学习。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