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家 访 小 结

录入者: 王敏红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4-11-13    【字体:

 

十月,我对我任教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活动。家访过程中,通过与家长、孩子面对面的交流,使我的感受颇深。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长经常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把孩子放在外面辅导中心写作业。孩子每天在一个人多繁杂的环境下完成作业,但这些孩子的作业往往正确率高但书写实在马虎。

二、许多孩子的日常生活均由爷爷、奶奶等长辈来照料。老人大多数都比较溺爱孩子,使得孩子都有任性、霸道等性格问题。 根本不把长辈的话放在心里,为所欲为。

三、部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却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每天看电视、不会整理自己的东西、书写姿势不端正等,长期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令老师在学校的矫正过程中比较困难。

四、 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给老师在教育上带来诸多的难处。

五、家长误以为孩子很聪明,小学阶段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亦是如此。若不能这样,就是老师的教学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便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访中取得的收获:

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中,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及教育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班有个叫小蕾学生,在学校我几乎听不见她说话,除了每天放学前,一句弱弱的“老师,再见”。于是我决定到她家家访。那天到她家,正好看到她和几个小伙伴玩得正开心,说话的声音也比在学校大好多。从她妈妈那了解到:这个孩子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依赖性比较强,遇到不熟悉的人几乎不讲话,对新环境适应也比较慢。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她谈心,聊一些她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渐渐地她肯开口说话了,下课后会和同学一起做游戏了,有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能主动问老师了。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进步。

通过与家长的交谈, 我深深地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作为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对于今后的工作丝毫不能有懈怠之心。以后,我也会继续与家长保持这样一种和谐的沟通氛围,只要我们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 家长永远都会表示接纳与理解,从而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工作! 

                                                                                                                         武进区林南小学王敏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