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大胆尝试 智慧分享
—— 区第八轮小学语文“送培上门”活动在村前小学举行
2013年11月29日下午,村前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内热流涌动,蔡小玉校长带着“一米阳光”工作室的成员来村前小学送培点的全体学员一起在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共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课堂教学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村前小学的朱小兰老师与工作室成员姜唯婷老师就自己对习作教学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进行大胆尝试。活动中,她们为大家奉上了两堂精彩纷呈的教学研究课。
朱小兰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5”。朱老师课堂设计条理清晰,评价语言恰当得体,面对学生不到位的回答能适时点拨,注重学生本位。朱老师在课上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展示“喜、怒、哀、乐”四幅简笔画,让学生体会到人的表情表现的是人的心情,而这二者都以一定的事情为背景,所以要表现人的心情必须要用细致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事情经过。同时,朱老师提点学生事情的经过要写得精彩,必须要有曲折点,因为作文就是要寻找故事的转折点,而故事,要寻找内心的曲折点。最后,朱老师让学生列提纲,简单地列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明确了写作的步骤,丰富了自己的写作内容。
姜唯婷老师大胆尝试了一堂主题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又是菊花盛开时”。课堂上,姜老师由一首《云安九日》引领学生入境,让学生在诵菊诗、赏菊图、说菊色、写菊形、用菊诗的过程中,感受菊花的美,感受我国菊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提高。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充分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性’的本位特点。
课后,工作室成员与村前小学的老师就这两堂课展开了激烈地研讨。老师就自己对习作指导课、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解,结合两堂课纷纷表达自己对这两堂课的看法,有的提出写作课的时间安排需要再商榷;有的认为综合实践课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重在过程不在结果;有的认为教师对某些概念的解读需要再斟酌……大家讨论热闹非凡,让全体参与者都感受到了及时评课的高效性。最后蔡小玉校长评价这两堂课做到了“三实”:真实、平实和扎实,同时,她也指出了习作指导课也必须关注:教材钻研要透彻、活动设计要精当、写的时间要留足、评点展示需设计。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她认为首先要高度重视,认真领会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其次活动要精心设计,才能提升学习活动的品质,特别是要研究一个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抓手是关键。热烈的头脑风暴,与智慧分享,让与会老师对高段的习作指导课如何设计、展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撰稿:戚薇琪 摄影:郑芳 姜涛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