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冬日私语

录入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3-12-15    【字体:

 

冬日私语

 

——读《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所感

 

武进区新安小学  姜涛虹

 

钱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被北京大学学生评为“最受欢迎10大教师”。近日,一直拜读先生谈教育之作《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肚内感慨万千,思绪纷飞,却总道不清一二。

 

读先生之著作,为先生之人品、才华、敏锐之观察所折腰。先生说到:“我们的教育改革所采取的是群众运动的方式。大嗡大闹,大造声势,搞各种各样的教育工程,举办花样百出的公开课、评比、检查、树标兵、立样板,现在又加上商业操作,更是热闹非凡。可是完全忽视了教育是一个慢的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必然导致教育改革的形式主义化、空洞化、扭曲化,所谓的‘人文秀’就是这么闹出来的。”是啊,回想自己身边的教育,我们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快一点学会走路,快一点学会说话,快一点学会背唐诗宋词……我们的家长、教师乐此不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不知折磨了多少孩子,忽然想到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说:“孩子,你慢慢来。”

 

王雷老师在《语文教学,我的八个不明白》中说的都是事实,讲的都是常识,但就像那件皇帝的新衣,无人说破。我们的基础教育,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感受不到任何生命的意义,我们也不再追求。我们习惯于听从指挥,最好上级部门规定的事情。我们学生的词典里有的只是“拼搏”、“奋斗”、“成功”,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先生说到:“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童年、青少年的记忆:是温暖的,还是阴冷的;是多彩的,还是无色无味的……,都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我们中小学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能够给学生以温暖、光明,让学生在童年记忆中留下温暖、光明之印象。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推动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吧!我们是一线教师,我们是最普通的教师,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不能左右学校的教育规定和要求,不能决定教育的大气候。但我们有自己的一个班,让我们带着过去,带着心里的“光明”与“温暖”走进学生的世界,形成我的教育。这些,不是领导要我做的,不是考核要我做的,这些都是我自己愿意去做的。对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负责,愿他们的童年充满光明与温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