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冰河——极地奇景》教学设计

录入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5-06-23    【字体:

 

非连续性文本《冰河——极地奇景》

      

【阅读材料】

冰河─极地奇景

冰河简介

      冰河是什么?

在南北极和终年寒冷的高山地区,降下来的大雪常常来不及融化,许多的雪堆积在岩石凹洞,经过挤压变成冰,再受到压力与重力的影响开始移动,就称为“冰河”。

冰河的长度会增加也会变短,当山下气温升高时,冰河前端的冰开始融化,冰河就缩短了。 

冰河移动的速度比蜗牛还慢,一天才缓慢移动2公尺。冰河移动時,会夹带許多大的岩块和小的砾石,所以看起来灰灰、脏脏的。

 

冰河的侵蚀作用

山脉通常要经过百万年以上的时间才形成,风吹雨打却將它逐渐的夷平。气候将山脉夷平的过程就是侵蚀,侵蚀的速度非常缓慢,大约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成功。

但是冰河侵蚀山脉的力量却非常强大,移动的冰河如果愈厚重、移动速度愈快、携带石块愈多,侵蚀力就愈强。

冰河还能更快速的夷平山脉,如下图所示:

?白天,天气比较温暖,雪会融化,流进岩石裂缝里。

 

?夜晚,气温急剧下降,雪水会结冻、膨胀。

 

?巨大的力量撑开裂缝,造成山脉大块的崩解。

 

 

 

1 快速夷平山脉的过程

冰河的冰虫

称为地球上唯一不死的生物,我积雪的冰河地可以发现的身影。它们个头非常小,在雪地就像一丝细细的小黑线。在冰河地刺骨的寒冷下,乎所有的物都被成冰棒,然而虫来说是最舒适的生活环境

家曾几只冰箱研究。去了,不吃不喝的冰在冷,竟然

虫还解的谜题,例如:冰可以在固中自由穿行,也不知道它是怎破冰而出。一到夏天,大规模的冰就破冰而出,搜食物。根据的研究者,稍不留神就可能踩死上万只缠绕在一起的冰。到了冬天,冰聚集的地方大都是大雪封山,沒有海藻或者其他食物,它就躲在地下,行踪隐密

 

冰河的故事

爱好冒险的科学家路易斯?艾格西(Louis Agassiz, 1807-1873),年少时住在瑞士,深受冰雪吸引。高中时,他受地理老師的影响对冰河产生兴趣,曾经利用整个暑假在瑞士研究冰河。往后长达十二年,艾格西在冰河的洞穴里观察探索,发现许多古冰河的踪迹,并且绘制在地图上。

西元1846年,艾格西走出古冰河洞穴,发表《冰河学说》,告诉我们冰河曾经覆盖地球大部份的陆地,从此确认冰河学是可以被独立研究的学问。

下面是他写回家的明信片,里面记录了他的经历。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住的旅館,既潮湿又不舒服。用石头打造的旅馆,两面墙使用石头,另一面是巨大的岩块,屋顶也是石头做的,门则是用一条旧毯子替代。

旅馆外面一处突出的岩石就是厨房,还同时充当餐厅。至于冰箱……既然有冰河,哪还用得到冰箱呢?

   今天发现了古冰河的踪迹,而且一整天都在无人迹的古冰河洞穴里,测量不同冰层的厚度与硬度。有时凿冰阶,缓缓而下;有时吊钢索,垂直而降。我忙着欣赏冰里漂亮的蓝色渐层,真是棒极了!他们甚至把我放到更深处,碰到冰死人的水,我的脚都快冻僵了。上去的时候,差点被从冰河壁长出來的冰钟乳石刺穿!这趟冒险真是妙极了!

                                           爱你们的儿子 艾格西

                                           乌特拉冰河,1834

 

 

 

 

 

 

 

 

 

 

 

 

 

 

 

 

 

 

 

 

 

 

 

 

 

 

 

 

 

 

 

 

 

 

 

 

 

 

一、观图导入

1.(出示南极洲图片,播放音乐)你能用上一些成语形容你所看到的情景吗?

    2、是啊,南极洲长年冰雪覆盖,气候酷寒干燥,有连续的极昼和极夜。今天我们就要走向那里,通过学习一组图文结合的阅读资料,去看看其中素有极地奇景之称的冰河。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自由读选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思考:这篇课文与过去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小结:对呀,这篇课文不像我们以前学的课文一样把一件事从头写到尾,而是把同一主题的不同资料聚集在一起,让我们学到一些新的知识。这样的形式,我们把它成为非连续性文本。(板书)

2.就如今天这篇课文,以冰河为主题,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它不同方面的知识。下面,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文中的小标题,完成预习单上的课文结构图,理清课文的线索。

小组汇报。

 

冰河-极地风景

 

 

 

 

 

 

 

 

 

 

 

小结:在理清文章的脉络时,借助小标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将提高我们阅读的效率。(板书:借助小标题 理清脉络)

谁能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的?(说明、记叙)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带着你的兴趣,我们一起走进“冰河的简介”这部分内容。

三、图文对照阅读《冰河的侵蚀作用》和《冰河的冰虫》

1.浏览“自主学习卡12”,选择其一,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段落进行深入阅读,并将“自主学习卡”填写完整,小组内进行交流。

 

 

自主学习卡1

 

山脉被侵蚀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1                        

原因2                       

原因3                       

 

自主学习卡2

 

我的依据

依据1

依据2

……

得到的结论

冰虫是一种               的生物。

 

2.学生默读文本,自主填表,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集体评议。

1)重点研读“冰河膨胀”。

①山脉被侵蚀的第三个原因,资料中的哪个部分做了介绍?(随机渗透图文对照阅读的策略:图示的标题,能帮助我们快速地理解图画所表达的内容。)

②请你自由读图,用笔圈画出你觉得有用的信息。

?白天,天气比较温暖,雪会融化,流进岩石裂缝里。

 

?夜晚,气温急剧下降,雪水会结冻、膨胀。

 

?巨大的力量撑开裂缝,造成山脉大块的崩解。

谁能用上“先是…然后…最后”来说说冰河快速夷平山脉的整个过程。

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阅读这组图,造成山脉崩塌的原因是什么?用简练的小标题来概括。

④侵蚀的原因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告知读者,而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写?(图文结合,使表达更加精炼、清楚。)

小结:读此类文章,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图,更要学会图文对照地读,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板书:学会图文结合 获取信息)

三、拓展选文

1.    在“冰河的简介”这部分内容中,我们通过学习和交流了解了冰河的形成、冰河的侵蚀和冰虫这一生物,如果让你作为资料搜集者再添加些内容,你还想告诉读者哪些与冰河有关的知识呢?(交流。)

2.    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1)仔细阅读图画并为其命名,并想一想它应该属于课文的哪个部分?

2)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图画里的提示框)

小结:提示框是我们阅读的好帮手,读懂它能帮助我们读懂图画的意思。(板书:关注提示框 读懂图画)

四、阅读《冰河的故事》

    1.学完了《冰河的简介》,我们再来读读《冰河的故事》,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完后我们来做个游戏竞猜,并说明理由。

1)明信片里记载“既然有冰河,哪还用得到冰箱呢?”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A.冰箱坏了;  B.冰河很硬;  C.冰箱没电了;   D.冰河温度低。

2)路易斯•艾格西研究冰河,对于后来做研究的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A.找到许多古冰河的踪迹;   B.发现冰河壁的冰钟乳石; 

C.冰河学成为独立的学问;   D.知道冰河移动速度很慢。

3)路易斯•艾格西说:“这趟冒险真是妙极了!”请从艾格西看到的景物或得到的知识,说明“妙极了”指的是什么?请各说出一点。

五、拓展讨论

学到这里,我们来一起聊一聊:到底我们该不该去南极洲进行冰河的科考研究呢?请快速浏览文本,完成自主学习卡3,然后我们来一场辩论赛。

 

正方:

该去!

依据1

依据2

依据3

 

反方:

不该去!

依据1

依据2

依据3

六、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南极洲的冰河有了怎样的了解?

 

2、是啊,冰河的种种都吸引着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其实,大自然中像这样的既神秘又有趣的地方还有很多,只要你有探索精神,就一定有机会去走近它们,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