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比比谁的耳朵灵”
——每课听力训练五分钟
此课程为各年级学生必修课程,由教务部门负责管理,各语文教师负责实施。
一、课程目标:
1.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语音感受力,也就是分辨语言;理解语义的能力,也就是要听懂说话者所说的内容,能够将他们的话语转换从相应的语句;品评概况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根据自己所听的内容快速找到话语中关键词句的能力,然后明白话语中心含义后再进行品评。这一能力与前两者相比,更强调听者的逻辑推理能力,集中的注意力。
2.通过听力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促进良好气质的养成。
二、课程内容
年段 |
类别 |
训练内容 |
内容选择注意点 |
低段(一二年级) |
语音感受类 |
复述或听写词语、句子 |
选择趣味性、形象性比较强的内容 |
中段(三四年级) |
理解语义类 |
根据意思写词语;根据语境写词;同音字辨析;成语接龙;对对子;判断句子对错…… |
选择那种有话语逻辑和推理的内容 |
高段(五六年级) |
品评概述类 |
听故事,说说主要内容及写作目的或完成相应练习…… |
可以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多涉及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
三、课程展开
1.活动时间:纳入语文课程计划,在语文课堂。
2.活动地点:各班级。
3.活动方式:
(1)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框架,各班研究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堂课五分钟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按照计划认真落实。
(2)遵循三大原则:科学性原则:内容的选择应建立在分析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之上。递进性原则:内容的选择要有层次性,其听力训练的内容要有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步步加深。趣味性原则:内容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有目的地选择。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教学合一。让学生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增强。
4.活动要求:
(1)要求老师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课前认真做好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准备工作。课后认真做好总结反思,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持续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作好准备,课上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活动。在课堂上,自由交流,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四、课程评价
1.老师将认真做好活动的总结反思,并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指导。同时做好相关档案材料,递交校行政存档,接受学校的考核评价。
2.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将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进行过程性观察评价。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考核评价。研制过程性评价与成果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表,每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性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