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每日“经典晨诵”五分钟
此课程为各年级学生必修课程,由教务部门负责管理,各班主任负责实施。
(一)课程目标
1.传承文化。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下一代人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
2.陶冶情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开发潜能。在儿童记忆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开发儿童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4.学用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领略古诗文的魅力,感受文言精华,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奠定语文基础,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5.发展语言。在大量接触经典古诗文的过程中,通过读、背、表演等方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想象等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二)课程内容:
年级 |
诵读内容 |
诵读时间 |
一 |
1、《古诗读本》2、《三字经》3、《千字文》 |
每日五分钟 |
二 |
1、《古诗读本》2、《百家性》3、《弟子规》 |
|
三 |
1、《古诗读本》2、《笠翁对韵》3、《声律启蒙》 |
|
四 |
1、《古诗读本》2、《朱子家训》3、《增广贤文》 |
|
五 |
1、《古诗读本》2、《孟子》选篇 |
|
六 |
1、《古诗读本》2、必读古诗七十首3、《论语》选篇 |
三、课程展开
1.活动时间:学校统一周一至周五第一节课前五分钟。
2.活动地点:各班级。
3.活动方式:
(1)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框架,研究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天五分钟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按照计划认真落实。
(2)遵循原则:熟读成诵原则: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力争达到“认读准确、诵读流利,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够背诵”的目标。模糊性原则: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为目标。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不要求程度整齐划一。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鼓励性原则:少责备、多鼓励,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4.活动要求:
(1)要求老师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课前认真做好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准备工作。课后认真做好总结反思,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持续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作好预习准备,课上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活动。在课堂上,自由交流,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四、课程评价
1.老师将认真做好活动的总结反思,并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指导。同时做好相关档案材料,递交校行政存档,接受学校的考核评价。
2.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将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进行过程性观察评价。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考核评价。研制过程性评价与成果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表,每学期期末对参与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性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