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于情 爱洒人间
——音乐课《爱的人间》教学反思
《爱的人间》这首歌曲是是谷建芬作的一首乐曲,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这首歌曲歌词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表达了盲童对社会各界给予他关爱和帮助的感激之情,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盲童的内心世界。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意为通过学习这首乐曲,感受乐曲丰富的情感,并从中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爱,并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在设计教案时,我以“爱”为主线,通过:
1、看残疾人的生活画面,体会他们的艰难生活。
2、跟老师动情地朗诵小诗。
3、老师示范演唱,学生学唱这首感人的歌曲。
4、看残疾人中身残志坚的画面,欣赏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感受他们的坚强。
5、学做手语,边唱歌边表演手语。
设计的内容层层推进,意图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爱”的主题。
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曲,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教学中,教学以“爱”为主线贯穿了整个课堂。一开始我用深情的话语讲述了残疾人艰难生活,带出孩子们的爱心,纷纷谈了他们的感受。接着由我的手语和朗诵诗歌直接进入歌词教学,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歌曲的情绪以及心存感激的那份情怀,然后学习歌曲的旋律。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歌曲的情绪发展,运用各种感情记号来处理歌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是通过自己的演唱来感受的,显得那么的真实有效。最后在拓展这一块,我运用了残奥会的感人图片和《牵手观音》的舞蹈,再次让学生体会身残志坚的那种精神。整个课堂一直处于感激与大爱的氛围当中,学生学得投入扎实,我的情绪也一直沉浸在《爱的人间》当中。
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学生的情感被调控得非常到位,歌曲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够动情地演绎歌曲,也能看着老师的指挥自如地演唱歌曲,在歌曲的细节问题上还有一点小遗憾,如果再加强一下弱起的感觉,演唱的效果会更好。
音乐课一直在倡导双线,是指以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为“显性”的“明线”和以音乐知识与技能为“隐性”的“暗线”。如果课堂教学缺少明线,则容易扼杀学生走进音乐的情趣;如果音乐课堂缺少暗线,整堂课则看似“花棉袄”,其实“一团草”。所以,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牢牢把握“双线交织”的原则,从而逐步达到“音乐审美”和“双基”的双向目标。我想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一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