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匠心独运
——听沈峰《A boy and a girl》有感
短短两天半的时间里,共观摩了位12节英语课。时间虽然短暂,但活动中的特色与亮点值得我在教学中予以借鉴。印象最深就是魅力无穷的
一、 卡通取材幽默可爱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具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具的使用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它可以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使小学生能真正地把英语“用”起来,更为牢固地掌握英语。二是能很好地服务与教学各环节。
二、由扶到放以生为本
主体参与型的课堂应是培养、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舞台。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参与而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控制课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能力的机会,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反映的问题给予指导。在
三、细节设计独具匠心
1.在Quick response这个环节中,沈老师不是简单地快速呈现单词,而是埋伏了几个“炸弹”,激发了学生的积级思维。
2.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沈老师采用男女生竞赛的形式组织教学,这一模式贯穿了整节课。通过竞赛,让课堂评价成为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为一体的综合评价。学生在争先恐后的竞赛中形成了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课堂上评价制度的改革。同时,沈老师还不忘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当女同学读书时,如果男同学不认真听,沈老师就有意地擦掉男生的一颗星。慢慢地,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能专心致志地去倾听别人的发言。看似平淡的竞赛,却饱含了沈老师的匠心独运。
听完课,我的思绪不断清晰——一堂课应该这样上:
1.寓教于乐,以趣激兴。
2.整合教材,以主线贯穿课堂,全程形如流水。
3.合理安排语言知识的输入、输出,由简到难,由浅入深。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