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光泻如银,蟾宫皎洁分外明。天上人间共此时,阴晴圆缺总关情。”打开手机,屏幕跳出的一则信息尽显中秋月美,人间情深。
噢,今又中秋,月如盘,天色未暗,早已悄然爬上院前那棵古槐的树梢。吃罢晚饭,天色已晚,一天最惬意的田间漫步即将开始。因女儿归家,婆婆特地碾了糯米粉,准备在晚上亲手做糯米饼孝敬孙女。本准备帮忙,但婆婆坚持说不用凑忙活,因而我们依然清闲地走出家门,走上那条铺满月色的田间水泥路。
远处月色朦胧,路边树阴婆娑。遥望天幕上的那轮明月,自然想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份豪情,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份伤感,想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份柔情……清柔的风送来沁鼻的桂花香,幽幽的,甜甜的,如丝,如绸,忍不住吟起“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柔中带刚的花儿,外柔内钢的女子!假如当年这位多情多舛的才女如今健在,此情此景又会吟出怎样的名词佳句?噢,甜香里,似乎还有那股熟悉的成熟味!是稻穗!黑黝黝的一大片,稻子将要成熟了!穗儿还没有鼓满,棵棵高昂着脑袋,也在仰望月中的蝉娟吧!
在吟风咏月之间,来到了一片河塘。灯光摇曳,静影沉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是春江,胜似春江。此情此景,尘封的记忆悄然开启:想当年,老家的屋边也有一片水塘,每逢中秋,我们最大的期盼,就是天快黑,因为天黑了,爸爸、妈妈才会从田间地头归来,奶奶才会端出满筛子的糯米饼,摆在河边那棵杨柳树下的小方桌上。带着桂花、芝麻香味的甜饼,总惹得我们这群小馋猫偷偷地伸出手指蘸蘸饼上的酥油,放到嘴里吮了又吮……如今,那份童年的美好早已随着奶奶的离去,留在记忆的深处!眼前的河塘边住满了人家,但除了窗口射出的的灯火与明月相伴,屋里的人儿早已坐在了电视前放松一天劳累的筋骨。虽有杨柳、月影、清风,但那份美好的诗意,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夜风乍起,微觉寒意。月色虽美,但想起家中的婆婆,还有那自做的月饼,还是转身归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