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做好“常人”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今天武教网上“美文推荐”栏目是一篇题为《多些常人教育》的文章。读了之后,感触很深。尤其是用红字列在文前的那段文字,真值得我们所谓的教育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考。此段文字是这样的:
我们经常所遇到的却是:做人讲不讲诚信,是不是做到多讲真话少说假话谎话,甚至包括诸如买饭能不能排队,能不能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过马路是不是别闯红灯,作业能不能别抄袭,对老师要有礼貌,对父母要孝顺,坐公交车要懂得给老人孕妇让座,知道帮助别人,等等,等等,这对一个公民,或者说对一个常人,都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常人所应有的责任,是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常人必须具备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
感悟点滴:
当我们呼吁把人当作“人”来教,是不是更应准确地定位于把学生当作“常人”来教。本人理解的所“常人”教育,用通俗的话,就是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但这个“好”更等同于合格,道德、规范。本人眼中的“常人”至少具备也下四个特点:喜欢运动,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立命之本;讲究诚信,拥有一颗守信的心灵,这是立人之本;礼貌待人,拥有一种交往的习惯,这是立世之本;面带微笑,拥有一份自信的心态,这是立功之本。
目前,我校的学生大部分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这些孩子与现代文明的进程教育存在差距,他们做人、处事的方式很明显跟不上我们文明城市的要求:不讲卫生的大有人在,不知文明如厕的大有人在,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的大有人在,看到老师不知道打招呼的大有人在,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的大有人在,饭前便后不知道洗手的大有人在,吃剩的果皮乱丢的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现实,放平心态,大力提倡“常人”教育,首先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合乎社会规范的人吧!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