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经开区横林小学 >> 评价反思
《找找三角形》听课感受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6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赵白老师的《找找三角形》,前后我一共听了有4遍,每一遍,都给我不同的感受,年轻教师的钻研精神让人佩服。下面我就来就她4次上课的过程略谈看法。

第一次上课,可以从课堂看出,她准备得比较的仓促,虽然,准备的图片比较的多,但是不够精炼。她让学生动手搭三角形,而自己却直接出示三角形。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感受以及互动的过程。欣赏图片不能让学生从生活入手,比如三角围巾,当时她自己就戴着一条围巾,完全可以自己解下来或者向小朋友借一条红领巾,那样既直观又简捷。接下来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方面,她为了让学生明白,把一个三角形侧过来让学生看三角形的正和倒,但是她的那个三角形,侧过来还是三角形,虽然学生知道她的意思,但是她的例子举得实在是不太合适。在教师示范时也出现了一些争议,这都跟她的范例选择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经验,确实很重要,在点评学生作业的环节,基本都是她一个人在说,学生机会寥寥。

第二次上课,导入新课前,她根据我的提示把三条线拼了一拼,学生很快的感受了三角形。前面的图片欣赏内容没有改变,但是在三角形的稳定性方面,她有所改进,没有再把三角形拿出来,而是画了一正一倒两个三角形。在稳定性方面,她讲了很多,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我也被绕得很晕,其实本堂课的重点在学生体会感受三角形,不是要求学生去理解它的稳定性。她过多的把精力放在了这个上面,学生练习的机会自然会减少,并且添加了很多的多种图片拼贴的作品,进行欣赏和拓展,其实这已经到了下一课的内容,这节课没有这么高的要求。评价仍不够。

第三次上课,老师把欣赏的图片进行了删减,剩下的全是精炼的图片,并且有了一定的梯度,学生在添加的过程感受着三角形的魅力。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方面,进行了缩略,同样让小朋友知道就行。在示范的过程,因为教师的导向性,学生作业出现了很多雷同,这是个小瑕疵。在作业的表现方法上,进一步明确了作业要求,学生的作业呈现了多样效果,在评价方面有所改进。但是在组织教学方面到底是年轻教师,课堂纪律很乱。

第四次上课,教案更加熟,媒体使用更加得心应手,整个课堂很顺,但是在示范和欣赏中仍存在比较乱的感觉,一会练习,一会欣赏,不能让学生有一个练习的连续性。在示范时,教师示范的比较到位,学生作业效果比较好。在评价方面,老师,也采用了多元化的要求,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评价要求,美术的基本元素,造型、色彩、构图,都有所涉及,学生也被调动得开了口。

四次听课,四次不同的感觉,从她的课堂,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是刚工作的年轻教师,虽然上课过程还不够成熟但是语言、教态,都值得我学习。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费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面对遗憾,我更应不断反思,一路反思,一路教学,一路前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