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民族瑰宝。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和健身的民族体育形式之一。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武术,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但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一方面,是由于武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流派也很多,另一方面,武术动作对“精”“气”、“神”的要求比较高,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对动作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套少年拳,在教学中,笔者力争让学生知道动作的方位、顺序等,另外,及时的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对错误动作的纠正。
在本节课的学习开始,首先讲解武术精髓,教育学生,每个人首先端正态度,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做到“精、气、神、”并穿插“东亚病夫”,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悲伤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境!在本课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动作分解模仿的方法。教师先示范少年拳2-3次,给学生一个总的印象。接着就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教学中发现学生还是学得比较吃力,手忙脚乱。于是我把教法进行了调整,分解动作的时候再分细,先单独练习上肢动作,等上肢动作练熟后才单独练习下肢动作,最后再上下肢动作同时练习。由于进行了调整,学生在模仿上肢动作难度降低了,教师做示范也容易了,因为,学生基本上都是面朝老师。在单独进行下肢模仿时也是按照动作先后进行的,由于有转向,教师做示范就会困难些,当学生面不朝向教师时,就要及时改变自己的站位,前后左右来回走,以便于学生的观察。有些较复杂的动作,教师要反复多次示范,并组织学生反复模仿,学生才能掌握。少年拳的每个动作都有名称如震脚架打、蹬踢架打、垫步弹踢、马步横打等,这个环节,我都将动作名称打印出来粘帖教学板上,让孩子边练习,边记住名称。而且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我非常注重在练习的过程中,势气上的要求,“嗨、哈”老师的激情教学,指挥学生练习时,带来了许多方便。
在学生学习方法选择上,采用集体全班模仿学习,在一节课四节操完成之后,对于武术中出现的错误,马上进行点评,并让各个武术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练习。武术小组是学生8人自由组合在一起练习的小组织。分武术小组的目的主要是给学自学巩固,同时也让老师能腾出时间去巡视和辅导个别学的差的学生,另外方便检查学生掌握动作情况!
另外,在每节操上面还是出现了一些常见的动作。
第一节:震脚架打学生的脚步动作出现错误,左脚向前屈膝不够,没有形成左弓步。脚出错,变成了又脚的后侧步现象。
第二节:蹬踢架打。个别学生出现腿弹踢现象的动作。脚尖上勾向前下方的蹬踢变成了右脚的弹踢动作。
第三节:垫步弹踢。学生垫步与弹踢的动作不紧凑,弹踢时上体不平稳。
第四节:马步横打。这节操,由于在过去五年级《五步拳》中马步架打动作的迁移影响,学生很多都将横打,做成了架打的动作,另外,马步动作不到位,屈膝不够。横打时,拳心不是朝前。
- 附件: